|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杨国华,杨博,占伟,等.GPS资料反映大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水平形变[J].地震研究,2012,35(03):295-302.
 -[J].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2012,35(03):295-302.
点击复制

GPS资料反映大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水平形变(PDF/HTML)

《地震研究》[ISSN:1000-0666/CN:53-1062/P]

卷:
35
期数:
2012年03期
页码:
295-302
栏目:
出版日期:
2012-07-23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杨国华杨博占伟刘志广梁洪宝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 300180
Author(s):
-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水平形变坟川地震玉树地震
Keywords:
-
分类号:
-
DOI:
-
摘要:

利用 1999 2007 年和 2009 2011 年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水平形变观测与处理结果,分析了汶川、玉树地震前后该区域水平形变场及其变化,得出 :(1) 1999 2007 年水平运动的大小与方向变化明显,但清晰有序,相对运动一般在 15 mm/a 以内, 2009 2011 年的水平运动轮廓虽然与 1999 2007 年相似,但变化可辨,主要体现在震源较近的地域 ;(2) 1999 2007 年的主压应变优势方向为南东一北西向,有序与一致性较强,值域一般在 ( 35 38) x 10-9/a 之内,最大主应变区呈带状分布于祁连构造带上, 2009 2011 年最大主应变的大小及空间分布则有一定的差别,震中附近最大约为 180 x 10-9/a ,但主应变方向与 1999 2007 年基本保持一致 ;(3)1999 2007 年最大剪切应变率大小的空间分布呈北西向条带状,较大值域的条带为祁连构造带达 27 x 10-9/a 2009 2011 年最大剪切应变率的空间状态不同于以前,最大值位于震源及其附近地区接近 120 x 10 -9/a ,其他区域相对较小 ;(4) 1999 2007 年的旋剪形变呈北西向条带左、右旋交替的分布状态 ;2009 2011 年则没有如此清晰,最大值也位于震中及附近地域。总之,震后区域形变场有较大的调整,可能还在继续中。

Abstract: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备注/Memo

备注/Memo: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