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6A24)和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项目联合资助.
(1.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 2.河南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郑州 454191)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Sichuan,China)(2.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Technology Institute of Henan,Zhengzhou 454191,Henan,China)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area; entrance of tunnel; seismic response
备注
基金项目: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6A24)和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项目联合资助.
在地震高烈度区,公路隧道有可能遭受严重震害,尤其是洞口段,为抗震薄弱区。采用FLAC3D软件,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洞口段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分析认为,在抗震设计中应重视隧道仰拱以及墙脚处于不利位置的情况,加强配筋; 在施工中要充分重视围岩的作用,使其能与结构共同作用,减轻结构的损害。
In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area,strong seismic motion may cause the ruin of highway tunnel,especially the entrance of tunnel,the weakest part of the tunnel.Based on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model,we used FLAC3D sof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time-response of tunnel entrance.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rch and wall foot are lied in unfavorable locations,need reinforcing steel bar in seismic design,and the function of wall rock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construction,since it can reduce the damage of structure when it acts with structure together.
引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的公路隧道相继修建,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在活断层附近和高烈度地震区修建隧道工程的问题。比如,我国现有铁路隧道上万座,其中有近千座位于强地震区内,在高烈度地震区修建隧道是否安全?山岭隧道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有何规律?如何进行抗、防震措施设计?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实际情况是,随着地震的频繁发生,有些强震对地下结构也造成了强烈的破坏,如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虽然公路隧道迄今为止尚无严重震害例子,但从以往的地震破坏经验来看,隧道洞口段为抗震薄弱区。目前对公路隧道的抗、减震研究较少,笔者以数值模拟方法作为试验手段,以四川某高速公路隧道为模型,对隧道洞口段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 研究现状
地下结构的抗震理论是随着地上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隧道等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以静力理论为基础计算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力;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将弹性力学理论用于地下结构,以此求解均匀介质中地下结构的应力应变状态; 60年代末,美国旧金山海湾地区在建设快速地铁运输系统(BART)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地下结构并不抵御惯性力而是具有吸收强加变形的延性,同时不丧失其承受静荷载能力的设计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抗震设计标准; 70年代,日本学者基于地震观测资料,提出了反应位移法、应变传递法、地基抗力法等实用计算方法,使隧道等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上述分析方法均属于静力法或拟静力法范畴,其基本过程就是先将随时间变化的地震作用或者地层位移用等效静荷载或者静地层位移代替,然后采用静力计算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用,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没有考虑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而这一问题正是结构动力学和土动力学中最为复杂的课题,也是地下结构抗、减震分析的关键(李彬,2005)。目前,求解这类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解析法或半解析法、数值方法。前者一般是建立在线弹性理论或粘弹性理论基础之上,通用性较差; 后者则以有限元为代表,原则上可以求解任意完备的边值问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上,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与岩土介质可能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弹塑性状态,其应力应变关系也是随着地震应力时程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的解析法对此无能为力,只有采用数值方法,才能够真实、全面地模拟地震作用下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
本文的研究手段正是数值方法。首先用三维模型真实模拟隧道洞口段,然后采用FLAC3D软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其结果相对于静力法或拟静力法显然更能真实地反映隧道的地震响应过程。
2 工程概况
3 数值模拟方法
3.1 概述在隧道抗震分析的多种数值计算方法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完善的数值方法。现有的数值模拟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弹性计算模型,可以将静力与动力计算分开,然后将所得结果进行叠加(瓦尔夫,1989),得到的是隧道在遭遇地震时,重力与动力波对隧道的影响结果; 另一种是考虑材料的弹塑性计算模型,此时已经是非线性阶段,叠加原理不成立,因此不能分开计算,可以考虑把重力当作荷载并入动力计算,以模拟非线性反应。
对于岩土结构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首先采用弹性计算模型是必要的,可以初步获得结构的的弹性地震峰值反应,为结构物的强度设计提供直接依据; 另一方面,由于岩土的本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塑性和弹塑性关系,因此,要想获得结构物的更准确的地震动力反应,仅仅依靠弹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本文采用的方法是首先进行弹性分析,然后进行塑性分析,并对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期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3.2 模型的边界条件隧道不同于地上结构,隧道周围有围岩的约束作用,隧道与围岩是共同作用、协调变形。对于有限元计算模型来说,不可能将其取为无限大,只能切取其中一部分来计算,与其它部分的关系通过设置边界即人工边界来处理。这个边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模型分析而人为设置的,因此,要求边界条件能够有效地消除边界的波反射问题,而且要在人工截断边界处满足应力与位移与未截断时的无限域相同(廖振鹏,2002)。
Lysmer等(1972)基于一维平面波动理论提出来的粘性动力人工边界目前是较为成熟的,该边界在人工选取的计算模型截断边界上,加上粘壶,以模拟无限地基的作用。底部采用粘性边界,能够模拟地震能量传至基础底面时,一部分被反射后向下方的能量逸散。侧面采用粘性边界能够模拟地震能量向两侧方向无限远处的传播。
Lysmer等(1972)提出的粘性边界通过在边界引入粘性反力来吸收波动的反射能量,认为在边界面上应给予的粘性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分别为
σ=aρvPw'; (1)
ττ=bρvSu'.(2)
式中,w'和u'分别为介质运动的垂直速度和切向速度; a和b为待定系数,其值可由波的反射、折射理论确定; ρ为介质密度; vP和vS分别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Lysmer等,1972)。
本文以P波为例说明粘性边界的原理及其适应条件(S波与其类似)。设入射P波与介质表面的夹角为θ,则反射P波与介质表面的夹角也是θ,再设反射S波与介质表面的夹角为β,则可得到振幅为1的入射P波的能量为
E=1/(2S)ρvSω2sinθ.(3)
式中S为P波与S波的波速比,ω为波动的圆频率。反射波动能量为
E'=1/(2S)A2ρvSω2sinθ+1/(2S)ρB2vSω2sinβ.(4)
式中A、B分别为反射P波和反射S波的振幅,由此可以得到能量比为
η=E/(E')=A2+SB2(sinβ)/(sinθ).(5)
要消除边界上的波的反射,需要能量比η等于零。在待定系数a=b=1的情况下,η的大小主要受入射角θ和泊松比μ的影响。一般岩土介质的μ值在0.2和0.3之间,此处假设μ=0.25,则θ=15°时,η为0.1左右,θ=30°时,η即小于0.05,若θ大于45°,则η接近于零(国胜兵,2002)。
本文采用的波动为垂直入射,入射角为90°,岩土介质以及衬砌泊松比大都在0.2~0.3,完全满足粘性边界的条件,而且粘性边界概念清晰、理论成熟,结果可靠,尤其适用于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故本文采用粘性人工边界。
地震波的传播方向是不确定的,通常可以把地震波在岩体中的传播分解为3个分向,而且3个分向所传播的能量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从现有地震资料来看,在水平方向传播的地震波往往具有较大的振幅,并传播了地震大部分能量,而且,对于隧道等地下结构来说,水平横向地震反应也是对结构物最不利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水平方向上传播的地震波对隧道造成的地震动力作用,粘性边界只施加水平方向动力激励。
3.3 模型介质的阻尼分析FLAC3D动力计算中,可采用两种阻尼形式:瑞利阻尼和局部阻尼。由于瑞利阻尼与频率以及临界阻尼比有关,而且在计算时增加计算时间,因此本次计算采用局部阻尼。
局部阻尼主要通过在振荡循环过程中单元节点或结构节点质量的添加和删减来产生作用。由于添加的质量等于删减的质量,因此存在一个总体的质量守恒。阻尼系数也称为局部阻尼,局部阻尼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只有加速运动才会被减弱,匀速运动不引起误差阻尼力。
(2)阻尼系数为常数,没有维数。
(3)阻尼与频率无关,不同频率的区域可采用相同的阻尼系数。
FLAC3D中的阻尼方程类似于滞后阻尼,每次循环中的能量损耗不受该循环步应变率的影响,而且不必确定频率。
4 动力时程分析
FLAC3D动力分析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定地质条件下的静力平衡计算和施加动力荷载后的动力响应分析。在第一步中确定模型计算范围、初始条件、材料模型、本构模型以及模型的填筑、开挖,得到静力作用下的平衡结果;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计算的基础上,施加动力荷载进行计算。主要考虑3个方面:材料力学阻尼、动力边界和动力加载以及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弹塑性模型采用FLAC3D中的MOHR本构模型。计算采用的地震波是根据场地条件人工合成的地震波,如图2所示,峰值加速度约为4.37 m/s2,出现时刻为6.46 s。受计算条件的限制,本次计算采用超越概率为2%包含峰值在内的前15 s的地震波,由于本文模型的人工边界为粘性,不能像地面结构那样直接输入加速度,而是需要将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离散积分转换为应力时程曲线(图3)。
5 计算结果分析
计算监测点为1(拱顶),2、5(左、右拱脚),3、6(左、右拱腰),4、7(左、右墙脚),以及8(仰拱)的水平方向位移、竖向位移、纵向位移以及单元应力(图4)。
5.1 弹性计算结果分析(1)总体分析
① 通过表2与图5可以看出,峰值位移均发生在明暗洞交接处,且在仰拱位置出现X方向位移最大值,出现时刻为3.54 s;
② 内力峰值均出现在埋深最大的位置,墙脚位置是出现弯矩和剪力最大的位置,而最大轴力位置出现在拱腰。
(2)位移结果分析由于左右两线所得结果从趋势上来讲基本相同,因此以右线为例加以说明。
从图6可以看出,隧道水平向位移峰值随着埋深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即埋深越大位移峰值越小。但是增加的幅度不是很明显,左线控制点5、6、7和右线控制点2、3、4相比,相同位置的控制点的内力峰值要大,这说明了双线隧道在地震
来临的时候,相互间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右线左侧拱腰、拱脚、墙脚的位移和内力要大于右线右侧拱腰、拱脚、墙脚的位移和内力。左线右侧控制点的位移和内力亦大于左线左侧控制点的位移和内力。(3)内力结果分析
图7是内力峰值随纵向距离的变化曲线。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埋深的增大,内力的峰值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增加的幅度不是很明显。左线控制点5、6、7和右线控制点2、3、4比,相同位置的控制点的内力峰值要大,这说明双线隧道在地震来临的时候,相互间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右线左侧拱腰、拱脚、墙脚的位移和内力要大于右线右侧拱腰、拱脚、墙脚的位移和内力。左线右侧控制点的位移和内力亦大于左线左侧控制点的位移和内力。
5.2 弹塑性结果分析从图8可以看出,地震波作用停止时,隧道围岩出现大面积塑性区。
弹塑性计算所得位移峰值与内力峰值随埋深增大的变化规律与弹性计算时基本相同,但是峰值大小却差异很大。
从表3可以看出,围岩屈服后,水平方向的峰值位移明显增大,内力峰值也有增大趋势,这是地下结构不同于地上结构之处,充分证明了围岩与隧道结构共同作用的重要性。位移峰值与内力峰值随埋深增大的趋势与弹性计算时基本相同。埋深越大,内力越大,这也就证明了重力在数值模拟中的重要性,这与一些文献上所说的重力在动力计算中可以忽略的说法有些不符。
5.3 与其它研究结果的比较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利用岩土—结构相互作用来研究地下结构的抗震问题,得出不少有意义的结论。本文运用FLAC3D软件,从岩土—结构相互作用出发,研究了双线浅埋隧道在地震荷载下的反应,认为衬砌最大峰值位移随着埋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内力在总体上则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是单调递增,最大峰值内力数值分别为:弯矩-76.15 kN·m,轴力2 227 kN; 剪力443 kN,与静力作用下的内力相比,弯矩和剪力的增加幅度比较大。也就是说,地震荷载作用下,主要产生的是弯矩和剪力,这与国胜兵等(2002)、匡志平等(2002)、毕继红等(2003)、高峰等(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本文研究发现,地震荷载作用下,轴力幅度的增加值与弯矩、剪力的增加值相比,增加稍小,但是,与重力产生的效应相叠加后,亦产生相当大的轴力,这对衬砌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隧道洞口段的轴向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也说明了地震发生时隧道洞口是抗震薄弱环节,需采取一定的加固补强措施。
6 结论
(1)随着埋深的增大,衬砌的位移峰值呈减小的规律,而内力峰值呈增大的趋势。围岩发生屈服后,隧道峰值位移与峰值内力都有增大的趋势。
(2)当隧道仰拱处产生的位移较大时,墙脚处产生的内力也相应较大。因此,仰拱与墙脚处在隧道抗震中是较为不利的位置。
(3)在隧道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隧道仰拱以及墙脚处的不利情况。此处应加强配筋,防止仰拱产生过大的变形,以及在墙脚处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在隧道施工中,要充分认识到围岩的重要性,爱护围岩,防止过度的围岩破坏,使围岩能与结构共同作用,减轻结构的损害。
- 毕继红,张鸿,邓岚.2003.基于耦合分析法的地铁隧道抗震研究[J].岩土力学,24(5):800-803.
- 高峰,石玉成,严松宏,等.2006.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J].中国公路学报,19(3):65-69.
- 国胜兵,赵毅,赵跃堂,等.2002.地下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分析[J].地下空间,22(4):314-319.
- 匡志平,刘竹钊,曹国安.2002.地下结构纵向随机地震响应和极值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30(8):922-926.
- 李彬.2005.地铁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0-13.
- 廖振鹏.2002.工程波动理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 瓦尔夫 J P.1989.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
- 郑永来,杨林德,李文艺,等.2005.地下结构抗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Lsymer I,Drake L A.1972.A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eismology Methods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M].New York:Academic press: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