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地震科学基金(A07119)资助.
(1.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北京 100049; 2.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39)
(1.National Earthquake Response Suppor Service,Beijing 100049,China)(2.Beij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39,China)
gravity field; dynamic variation;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MS6.1 Datong earthquake; Beijing area
备注
基金项目:地震科学基金(A07119)资助.
采用具有绝对测量结果的时间基准,对1986~1996年首都圈重力网的观测资料进行动态变化计算,给出大同6.1级地震孕育过程中首都圈重力场演化图像。结果 显示,大同6.1级地震孕育的显著特征为持续3年的正重力变化,与该地震孕育有关的重力场变化呈上升—加速上升—下降的状态,与唐山地震孕育过程的重力场变化特征相似。
We compute the observed data provided by the gravity network in the capital area of Beijing in the period from 1986 to 1996,and get the danamic pattern of the gravity field in the capital area during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of the MS6.1 Datong earthquake in 1989 in Shanxi Province.We find that the positive gravity variation lasted for 3 years in the seimogenic process of the earthquake.The variation patttern is ascent,accelerated ascent,and descent,which is similar with that in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of the MS7.8 Tangshan earthquake in 1976.
引言
计算重力场的动态变化要有一个比较基准,即重力背景场,在监测区它给定一个重力场的空间分布,又称空间基准。在确定空间基准以及对每一期重力资料平差计算时,又有一个起算基准(又称时间基准)的确定问题。以前计算首都圈重力场重力变化,在确定空间基准以及对每一期重力观测资料进行平差计算时,均采用指定一个相对稳定的测点为时间基准的方法,而且这个点的值始终取零,也就是说这个起算基准点的重力值不随时间变化,这个假定与实际情况显然是相悖的。这样势必将起算点的时间变化强加到重力场的变化中,进而引起系统误差。
鉴于首都圈地区已有多期绝对测量结果,其精度较高,重力变化也有较好的物理解释(贾民育等,2001),所以采用绝对时间基准,是计算重力场动态变化避免引起系统误差最好的方法(李辉等,2000; 孙铭心等,2009)。笔者引入具有多次绝对重力测量结果的香山绝对点的重力值作为计算重力场变化的绝对时间基准,对1986~1996年首都圈地区重力观测资料进行动态变化计算,给出了大同6.1级地震前后基于绝对时间基准的首都圈重力场动态变化的最新详细演化图像,并分析了重力场异常变化的演化特征。
1 重力网概况及资料处理
1.1 重力监测网概况首都圈流动重力监测网,北起承德,南至天津小站,东起秦皇岛,西至山西大同,始测于1985年,1986年起使用LCR-G型高精度重力仪进行观测,每年观测4期。观测精度约为 10×10-8m·s-2。2000年中国地震局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对首都圈重力网进行了优化改造,加密埋设了流动重力监测点,扩大了重力网的监测范围,首都圈流动重力监测网总测点数已达150多个,形成15个环和4条支线的规模(图1)。
1.2 资料处理使用中国地震局实用化攻关推广软件(LGADJ),采用孙铭心等(2009)确定重力场动态变化计算的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的方法,以用香山绝对点绝对测量结果建立起来的时间基准为起算基准,对1986年和1987年首都圈地区总共8期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经典平差建立空间基准,并对1987~1996年每一期观测资料进行经典平差计算,最后利用每一期重力资料的平差结果减去空间基准,从而获得每一期的重力变化。
为减弱和消除测量粗差和地壳浅表层与局部效应的影响,提高较大范围和深部构造因素的重力效应,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对每一期的重力变化数据进行拟合推估和滤波(江在森等,2001)。
2 重力场演化图像动态特征分析
2.1 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图2是大同6.1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等值线图。图1中位于首都圈重力观测网西侧的云岗至宣化测线于1991年开始观测,而1989年10月大同6.1级地震震源区位于重力观测网外,以致地震前后震源区重力变化等值线如何分布我们不得而知,尽管如此,在靠近震源区即测网的西北部仍出现了明显异常,重力场动态图像基本显示了异常变化的全过程。
从图2可以看出,与地震有关的重力场动态演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孕震区东北侧(重力观测网西北)呈现一个十分醒目的正重力变化区,1987年3月重力正异常发育于测网的西北部,幅度达到30微伽,经历了一年多的波动后,1988年5月重力异常的幅值开始加速增加,首都圈重力场显示出非均匀性变化的增强,1989年1月达到最大值60微伽,随后重力异常幅值开始减速下降,地震发生在重力正异常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一年以后重力场异常基本恢复正常。重力变化呈现出上升—加速上升—转折下降—发震—恢复的过程,重力异常从开始到结束持续了大约3年,反映了大同6.1级地震孕育从能量累积到能量释放的全过程。
由于地震发生在重力观测网外,我们无法获得震源区重力变化等值线的分布和走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震发生地点不在正重力变化的核心区域,而在正重力变化核心区的西南一侧,核心部位毗邻孕震区,且正重力变化区范围基本稳定,从图2a中看出震中位于0等值线附近,可以得知大同地震可能就发生在最大重力正异常区西南侧梯级变化带上,但是未看到完整的正负交接过渡的重力变化梯级带。
强震孕育发震的显著重力特征为持续几年的正重力变化(上升),这反映了地震能量的不断积累,而较大规模的重力变化梯级带,有利于构造的破裂而发生地震,这可能为强震地点预测提供依据。
需说明的是,1991年3月26日发生的大同5.8级地震在重力场动态图像中没有异常变化,这是否是由于两次地震时间间隔较短,6.1级地震后地壳应力场出现应力调整,从而干扰了5.8级地震前异常的显现,还有待深入研究。
2.2 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特征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较好地反映了区域性重力变化,而重力点值的时序变化能较好地突出异常测点的动态变化。我们给出了重力异常区域内的北辛堡、东花园、辉耀和野场4个测点重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从图3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大同地震前后重力的演化过程,重力变化基本呈现出上升—加速上升—转折下降—发震—恢复的特征。
2.3 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比较李瑞浩等(1997)给出以北京为起算点的天津、唐山和山海关测点随时间变化曲线(图4),真实反映了这次强烈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全过程。唐山地震前后重力变化具有“上升—加速上升—转折下降—发震—恢复”的基本特征。比较大同地震和唐山地震重力变化阶段特征,不难看出尽管两次地震区域构造动力环境等存在差异,但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
2.4 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为解释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原因,国内外许多学者(陈运泰等,1980)提出了各种引起重力场变化的孕震模式,如形变和质量迁移模式等,这对理解大震的重力变化机制十分有益。
一般来讲,重力变化包含3方面的效应:(1)测点高程变化引起的重力效应;(2)介质密度变化引起的重力效应;(3)地下物质迁移引起的重
图2 大同地震前后首都圈地区重力变化等值线图(单位:10-8 m·s-2)
(a)1987年3月;(b)1987年5月;(c)1987年9月;(d)1987年11月;(e)1988年3月;(f)1988年5月;
(g)1988年9月;(h)1988年11月;(i)1989年1月;(j)1989年3月;(k)1989年7月;
(l)1989年11月;(m)1990年4月;(n)1990年7月;(o)1990年12月
Fig.2 Isoline map of gravity variation before and after MS6.1 Datong earthquake in Beijing area(unit:10-8m·s-2)(a)Mar.1987;(b)May 1987;(c)Sep.1987;(d)Nov.1987;(e)Mar.1988;(f)May 1988; (g)Sep.1988;(h)Nov.1988;(i)Jan.1989;(j)Mar.1989;(k)Jul.1989; (l)Nov.1989;(m)Apr.1990;(n)Jul.1990;(o)Dec.1990力效应。由于形变场和重力场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地震在构造力作用下的孕育过程,所以正常情况下,地震前是有重力变化和高程变化的,两者的关系是地面隆起、重力下降或地面下降、重力上升。杨国华等(1994)给出华北地区垂直形变场在大同地震前1983~1988年时段内表现为异常的隆起,唐山地震前自1971年起地壳形变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王双绪,江在森,1997)。可以看出,地表垂直运动对研究区显示的重力正变化难
图3 大同地震前后部分重力点值变化时序图(a)北辛堡;(b)东花园;(c)辉耀;(d)野场
Fig.3 Time sequence of gravity at some s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MS6.1 Datong earthquake (a)Beixinbao;(b)Donghuayuan;(c)Huiyao;(d)Yechang图4 唐山地震前后重力变化(李瑞浩等,1997)(a)天津;(b)唐山;(c)山海关
Fig.4 Gravity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MS7.8 Tangshan earthquake(Li et al,1997)(a)Tianjin;(b)Tangshan;(c)Shanhaiguan从唐山、大同强震前重力异常具有相似性特征分析中可以看出,地下物质迁移可能是引起重力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梅世蓉等(1982)的研究表明,我国华北地区存在一个流动速率较高、粘滞度较低的区域,其深度和范围与上地幔隆起和高导低速层的深度和范围相近,即整个华北地区正处于一个地幔对流速率较高的状态。张国民等(1999)研究表明,大同地震震中区东北侧(重力正异常区)地壳内存在两个高导低速体(由地幔热物质上涌造成)和一个阳原地壳深部断裂带,震中位于高导低速体与深部断裂带端部交汇部位。人工地震探测结果(梅世蓉等,1982)指出,在唐山丰南地区的正下方20多公里深处,存在地壳基底断裂,将莫霍面错开2~3 km,此深部断裂把地幔和地壳串通起来,为地幔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地幔高密度热物质沿着深部直立断裂上涌,造成孕震体上方重力值出现上升的异常变化,地幔热物质上涌所增加的地应力与板块驱动力所造成的本区区域应力场相迭加,在震中区下方的高导低速体与深部断裂带交汇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区,这里可能是孕育强震最有利的场所,极大地增加了地壳破裂的危险性,可能是板内强震最主要的成因(刘善华等,2002)。板内绝大部分的浅源地震都发生在有高导层的地壳中,地壳中不发育高导层的地区一般不发生强震。
3 结语
(1)对比孙少安等(1999)的研究结果,本文给出的大同地震前重力场动态变化的异常量级较大,异常发展的全过程显现较清晰。笔者认为,在计算重力场动态变化时,要充分考虑起算基准点的变化。笔者以香山绝对点的测量结果为起算基准值,由于香山绝对重力测量结果精度高,在最后的时间变化中维持了香山绝对点的时间变化趋势,避免了将香山绝对重力的时间变化强加到首都圈重力场的重力变化中而引起系统误差(孙铭心等,2009),显示出在判断重力异常量级和重力场动态发展趋势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计算重力场变化采用绝对基准比采用其它基准具有的重要优势。
(2)大同6.1级地震孕育发震的显著重力为持续3年的正重力变化(上升)和重力场非均匀性变化的增强,这有利于在震中区下方的高导低速体与深部断裂交汇部位应力的积累。
(3)从动态变化演化过程看,与该地震孕育有关的重力变化呈上升—加速上升—转折下降—发震—恢复的过程,与唐山地震孕育的不同阶段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基本相似,这说明两次强震的成因有相似特征。这可能为强震时间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4)大同地震前最大累积重力变化达60微伽,唐山地震累计重力变化100微伽,这可能为强震强度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尽管上述分析得到一些对强震预测有价值的结论,但鉴于大同6.1级地震震源区位于重力观测网外,以致我们未看到完整的震中区正负交接过渡的重力变化梯级带。而较大规模的重力变化梯级带,有利于构造的破裂而发生地震,这对提供强震地点预测依据是个遗憾。
- 陈运泰,顾浩鼎,卢造勋.1980.1975年海城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J].地震学报,2(1):21-31.
- 贾民育,国有光,高荣胜,等.2001.香山绝对点的重力非潮汐变化[J].地壳形变与地震,21(4):52-57.
- 江在森,丁平,王双绪,等.2001.中国西部大地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测[M].北京:地震出版社.
- 李辉,付广裕,孙少安,等.2000.滇西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计算[J].地壳形变与地震,20(1):60-66.
- 李瑞浩,黄建梁,李辉,等.1997.唐山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机制[J].地震学报,19(4):399-407.
- 刘善华,尹荣珍,李民,等.2002.华北地区强震前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异常[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2(3):34-39.
- 梅世蓉,胡长和,朱传镇,等.1982.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
- 孙铭心,刘善华,张鹤,等.2009.首都圈重力场动态变化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9(5):6-10.
- 孙少安,项爱民,李辉.1999.滇西和北京区域重力场演化及其与地震关系的探讨[J].地震,19(1):97-106.
- 王双绪,江在森.1997.丽江7.0级地震和唐山7.8级地震前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异常特征[J].地壳形变与地震,17(4):40-45.
- 杨国华,巩曰木,杨春花.1994.大同地震与华北北部地壳异态垂直运动[J].中国地震,10(1):13-18.
- 张国民,陈建民,李志雄,等.1999.一九九八年张北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