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破坏场分析
忽略模型左上角和右上角两侧的第一主拉应力破坏区,将采空区上方相互贯通的主拉应力破坏区视为导水裂隙带。图2、图3分别表示工作面推进135 m、405 m时不同覆岩模型第一主应力场的模拟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导水裂隙带的形态随着工作面的不同推进距离在不断变化,其侧边界纵向发展趋势和最终形态与上覆岩层的岩性有较大的关系。在软弱—坚硬型结构中,导水裂隙带的侧边界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起点向上向采空区外侧(煤柱侧)扩展,而坚硬—软弱型覆岩结构的导水裂隙带侧边界是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起点向上向采空区内侧扩展,在硬软交替的覆岩结构中,导水裂隙带的沿纵向发展趋势则是向采空区的内外侧交叉发展。
(1)当开挖工作面推进135 m时,最大主应力应力场的分布如图2所示:在采空区前后方均出现了“耳朵状”的高主应力区域,但导水裂隙带的形态和上覆岩层的岩性有很大的关系,在坚硬—坚硬型结构、软弱—坚硬型结构和坚硬—软弱型结构中出现了两头高,中间低的“鞍型”破坏形态,并且导水裂隙带在工作面开切眼一侧的发育高度比推进一侧的发育高度大,这在坚硬—软弱型结构中尤其明显。在硬软交替覆岩结构中,覆岩破坏区域出现不连续情况,在第一硬岩层顶和第二软岩层交界面出现主压力区域,这是由于第一层的硬岩层跨落后,第二层的软岩由于失去了支撑随即冒落导致的。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也因上覆岩层岩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大为坚硬—坚硬型结构,其数值为36 m,而最小的为硬软交替结构,其数值为26 m。
(2)当开挖工作面推进405 m时,最大主应力应力场的分布如图3所示:导水裂隙带的侧边界向采空区的上方的发展趋势因上覆岩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软弱—坚硬型覆岩结构和坚硬—坚硬型覆岩结构是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起点向上向煤柱侧扩展,坚硬—软弱型覆岩结构中导水裂隙带的侧边界是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起点向上向采空区内侧扩展,而硬软交替的覆岩结构则是向采空区的内外侧交叉发展。另外,坚硬—坚硬型的“马鞍形”破坏形态没有其他覆岩结构明显。
(3)模拟开挖结束后,导水裂隙带高度因其上覆岩层性不同而存在差异,覆岩强度越大则导水裂隙带高度越大,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也因上覆岩层岩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覆岩强度越大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越大,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依次为:坚硬—坚硬型为196 m、软弱—坚硬型为180 m、坚硬—软弱型为176 m、硬软交替型为136 m。从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硬软交替的覆岩结构导水裂隙带的高度最小,这是由于第一层的硬岩能较快支撑上部的岩层,另一方面第二层软岩层不易产生裂隙(即使产生后裂隙也容易闭合),从而对裂隙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图2 煤层走向推进135 m时不同覆岩模型最大主应力分布图
(a)坚硬—坚硬型;(b)软弱—坚硬型(c)坚硬—软弱型;(d)硬软交替型
Fig.2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field of different overburden models when
the excavated surface promoted 135 m along the strike of working face
(a)hard-hard type;(b)soft-hard type;(c)hard-soft type;(d)hard and soft alternating type
图3 煤层走向推进405 m时不同覆岩模型最大主应力分布图
(a)坚硬—坚硬型;(b)软弱—坚硬型;(c)坚硬—软弱型;(d)硬软交替型
Fig.3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field of different overburden models when
the excavated surface promoted 405 m along the strike of working face
(a)hard-hard type;(b)soft-hard type;(c)hard-soft type;(d)hard and soft alternating type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工作面的不同推进过程中导水裂隙带的形态、侧边界的发展趋势和高度都因上覆岩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岩性结构影响覆岩端部破坏规律,当为坚硬—软弱型结构时,裂隙带范围就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界向采空区外侧扩展; 当软弱—坚硬型时,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界向采空区内侧方向扩展。
(2)覆岩岩性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越高。导水裂隙带的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坚硬—坚硬型结构、软弱—坚硬型结构、坚硬—软弱型结构、硬软交替型结构。
(3)导水裂隙带的形态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在不断变化。如坚硬—软弱型结构开始时其形态为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最终为梯形。
3.2 孔隙水压力分析
水体下采煤时,回采扰动会导致岩层和土层的隔水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受采动影响的程度,与采动引起的岩层变形性质和岩层本身性质有关。如岩层和土层处于拉伸变形状态,同时拉伸变形达到一定数值时,岩层和土层会发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张开裂缝。如果这些裂缝能够形成一个彼此连接的通道,则岩层和土层的隔水性会遭到破坏。同时在采动影响下,刚性、脆性岩层的隔水性容易遭到破坏。孔隙水压力的存在,改变了裂隙岩体的本构特征,进而影响其变形。岩体应力应变关系与孔隙水压力的大小变化和梯度分布有直接影响。
(1)当开挖工作面推进135 m时,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如图4所示:在采空区上方覆岩均出现了孔隙水压力增大区域,根据Terzaghi的有效应力定律和饱水岩体尔—库伦强度准则,该区域的孔隙水压力升高越多,其强度降低就越多,越容易形成破坏区。但由于上覆岩层岩性的不同,出现孔隙水压力增大区域的高度是不同的,如坚硬—坚硬型结构孔隙水压力增大区域是在工作面顶板上方31~70 m范围内,而软弱—坚硬型孔隙水压力增大区域是在工作面顶板上方的21~46 m,这与工作面推进135 m时坚硬—坚硬型结构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6 m、软弱—软弱型结构的导水裂隙的高度为26 m是相符的。
图4 煤层走向推进135 m时不同覆岩模型孔隙水压力分布图
(a)坚硬—坚硬型;(b)软弱—坚硬型;(c)坚硬—软弱型;(d)硬软交替型
Fig.4 Distribu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of different overburden models when the
excavated surface promoted 135 m along the strike of working face
(a)hard-hard type;(b)soft-hard type;(c)hard-soft type;(d)hard and soft alternating type
(2)当开挖工作面推进405 m时,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如图5所示:随着煤层向前推进,回采扰动影响加剧,采空区上方高孔隙水压力区域的高度相对于工作面推进135 m时有所增加,最大孔隙水压力因上覆岩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软弱—坚硬型为15.83 MPa、硬软交替型为14.48 MPa、坚硬—软弱型为13.27 MPa、坚硬—坚硬型为9.0 MPa。
图5 煤层走向推进405 m时不同覆岩模型孔隙水压力分布图
(a)坚硬—坚硬型;(b)软弱—坚硬型;(c)坚硬—软弱型;(d)硬软交替型
Fig.5 Distribu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of different overburden models when
the excavated surface promoted 405 m along strike of working face
(a)hard-hard type;(b)soft-hard type;(c)hard-soft type;(d)hard and soft alternating type
(3)模拟开挖结束后,上覆岩层高孔隙水压力区域发生新的变化,如坚硬—坚硬型结构的高孔隙水压力区域在工作面上方的208.2 m、软弱—坚硬型结构为196 m、这与模拟结束时坚硬—坚硬型结构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96 m、软弱—坚硬型结构为180 m是相符的,这说明在高孔隙水压力区域容易形成渗透性增加带,形成覆岩破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采空区的开挖,工作面和开切眼附近出现的高孔隙水压力区导致了该部分区域的有效应力降低,使得该部分覆岩强度降低,容易形成渗透性增加带和覆岩破坏区。但在采空区上方出现的高孔隙水压力区域离采空区的高度因上覆岩层岩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高孔隙水压力区域离采空区的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坚硬—坚硬型结构、软弱—坚硬型结构、坚硬—软弱型结构、硬软交替型结构,这与不同覆岩结构的导水裂隙带的高度是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