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大华北地区西南缘地磁观测研究(201508009)、李建成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大陆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2017年南北带流磁三分量、总强度数据处理与分析联合资助.
通讯作者:袁洁浩(1982-)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动地磁监测和地磁学研究.E-mail:yjh810405@163.com
(1.云南省地震局,云南 昆明 650224; 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1.Yunnan Earthquake Agency,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2.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geomagnetic survey; geomagnetic total intensity; seismomagnetic precursor; tectonomagnetism; lithospheric magnetic anomalous change; earthquake prediction
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磁震资料发现,对于M5.0~7.8地震,在距离震中3~246 km的测点与台站上,观测到了地磁总强度与垂直分量的震磁信息,其幅度为8~20 nT,而前兆时间为20 d~2 a,这种震磁前兆信息是探索地震预测的重要依据。描述并讨论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具体分析了唐山M7.8、海城M7.3等地震的磁震信息,说明震磁前兆信息对探索地震预测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工程爆破、地下核试验、密云水库实验、紫荆关等活动断裂的地磁观测试验,模拟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当中每个阶段的地磁表现特征。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seismomagnetic data around the world,we achieve the results that for M5.0 ~ M7.8 earthquakes,at the measuring point and station of 3 ~ 246 km from the epicenter,the seismomagnetic information of geomagnetic total intensity and vertical component was observed,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seismomagnetic information reached 8~20 nT,and the precursory time is between 20 days and two years.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the 20th century China earthquake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and analyzes the Tangshan M7.8,Haicheng M7.3 magnetic anomalies,illustr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eismic precursor information to explore earthquake prediction.Also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blasting,underground nuclear test,Miyun reservoir,and Zijingguan fracture experiment of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experiments,we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nucleation magnetism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And thes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magnetic observations and earthquake are also very meaningful.
1970年初以来,美国在圣安德列斯断层及其临近地区(Johnston et al,1987,1997,2006; Mueller,Johnston,1998)、日本在东海地震活动区(Rikitake,Honkura,1985; Sumitomo,Noritomi,1986; Sasai,Ishikawa,1991)、前苏联与俄国在中亚地震活动区(Shapiro et al,1978,1982,1994)等都开展了震磁观测与研究,并积极探索地震预测,获得了良好的进展。中、美、日、俄(前苏联)等国的震磁观测与研究,已经积累了一批比较可信的震磁信息。
1966年3月22日河北省邢台M7.2地震发生后,我国开始了震磁观测与研究(祁贵仲,1977,1978)。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M7.3地震发生后,京津唐一带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前兆异常现象。为了监测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性和观测研究震磁前兆,1975年2月在北京及其邻区布设了地磁加密观测网(Fan et al,1984)。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发生了M7.8大地震,这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损失惨重。基于唐山地震前后1975—1981年的北京磁测资料,对各测线、各分区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发现,唐山地震存在规律性的地磁异常信息,其统计特性为:离震中较近的区域该异常信息不是短期波动,而是呈趋势性变化,其持续时间至少一年,而且离震中较近的区域该异常信息显著,与唐山地震有着明显的时空相关性(任熙宪等,1984)。同时根据地磁异常变化前兆的分析研究结果,较好地预测了1993年11月18日M4.5宝坻地震、1995年7月20日M4.3怀来地震与1998年7月28日M3.8宝坻地震。为北京地区地磁监测地震的研究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实效。
在唐山大地震前后的1976年5月29日在云南龙陵发生了M7.4地震,1976年8月16日在四川松潘发生了M7.2地震。为监测地震活动性,中国地震局所属的11个单位在相关地区先后布设了地磁测网,开展了震磁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詹志佳,1999)。上述的震磁观测以地磁总强度为主(祁贵仲,1980),采用高精度、性能稳定的磁测仪器,注重地磁观测的良好环境,严格遵守磁测规范与操作规程(国家地震局,1986),得到了准确可靠的地磁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分析研究获得了有意义的震磁效应。本文就这些震磁效应展开描述并讨论,重点回顾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震磁观测与研究,已经积累了一批比较可信的震磁信息(表1)。从表1可见,对于M5.0~7.8地震,在距离震中分别为3~246 km的测点与台站上,观测到地磁总强度F与垂直分量Z的变化异常,其异常幅度为0.3~20 nT,前兆时间为0~2 a,其中前兆时间为0是同震的震磁效应,这是由在发震时刻应力突然释放导致的压磁效应引起的。对于某些地震而言,存在震磁前兆信息,因此,震磁效应的观测与研究是探索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下面就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发生的一些大地震的磁震信息进行回顾。
1966年邢台M7.2地震震区成为我国震磁观测与研究的首个野外现场。祁贵仲等(1977)利用红山等地磁台的资料,对1967—1969年发生在红山台周围7~50 km范围内的30多次M4.0~6.0地震进行震磁效应分析,在对资料做了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在50 km范围内,6级以下地震的磁效应不超过10 nT。祁贵仲(1978)应用空间相关的方法,分析了1974年在邢台地区发生M4~5地震的地磁异常变化,发现在距离震中15 km的尧头地磁台,地磁垂直分量的异常变化为3~5 nT,异常持续时间为1~2个月。
自1973年起,北京大学与河北省地震局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地区开展了地磁测量工作。在1975年海城M7.3地震前做出了比较成功的预测,从而大大减轻了震害,震前的地磁异常现象是该次地震预测的主要依据之一。磁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973—1975年各测点相对于北京台(震中距约550 km)地磁场垂直分量的差值ΔZ随时间发生变化,其中大连测点(震中距约250 km)ΔZ的变化异常最大,在1973年10月—1974年5月上升了20 nT; 唐山测点(震中距约410 km)ΔZ 的变化异常次大,1974年5月比1973年10月上升约15 nT。地磁水平分量的差值ΔH与地磁总强度ΔF亦有异常显示(朱凤鸣,1982)。
陈伯舫(1974)应用北京、昌黎等6个台站地磁急始与湾扰的资料,分析研究了地磁短周期变化,发现渤海西岸地区存在地下高导层,并指出该地区是易震地区。
为研究1976年唐山M7.8地震的地下电性构造背景,祁贵仲等(1981)分析了1973—1979年渤海周围地区25个台站急始、湾扰等地磁短周期变化事件,以及静日、 扰日和磁暴的频谱成分,发现包括唐山震区在内的渤海地区存在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应用三维电磁感应的数值理论,拟合了与这种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相应的地下电性结构,发现唐山M7.8地震发生在渤海地区上地幔高导层局部隆起的北侧边沿。与该高导层局部隆起相关的附加热应力的量级可达几千bar,它可能是唐山M7.8地震的动力来源。由此可见,渤海地区上地幔高导层局部隆起所形成的异常电性构造,不仅是唐山地震孕育的地下电性结构的构造背景,而且其附加热应力可能是唐山地震重要的动力来源。
表2为对唐山M7.8地震的震磁信息深入分析与综合研究的结果。从表2可见,唐山M7.8地震存在地磁长趋势变化、短期变化与短周期变化3类震磁信息,其空间展布为100~150 km,震磁信号强度约10 nT(詹志佳,1988)。
唐山M7.8地震发生前,1976年7月4日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极小值出现的时间(称之为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出现了少有的异常,全国范围内的低点时间分布明显呈现在3个区域,各区域之间的低点时间相差2 h左右(低点位移)。在低点位移异常后的27 d和41 d前后,于低点位移的分界线上分别发生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M7.8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松潘M7.2地震。应用地磁幅相法分析各台站的地磁资料表明,在唐山M7.8地震之前的1976年7月6—17日,昌黎、宝坻、北京、怀来等台站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幅度和相位出现了异常现象,1976年7月5、11、17、 21、26日在昌黎、宝坻等台站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呈现了异常现象(丁鉴海,1988)。
综合以上各种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地磁总强度F还是地磁垂直分量Z,无论是地磁较长趋势变化还是地磁短期变化以及短周期变化,在唐山M7.8地震前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由此可见,唐山M7.8地震存在比较丰富的震磁信息,也说明了震磁综合分析研究的重要性。
江苏省地震局在江苏地区布设了地磁台网,该台网的台间距平均为60~70 km,观测地磁总强度和垂直分量,还配有垂直分量磁变仪的连续记
图1 1979—1986年溧阳台(LY)与南京台(NJ)地磁垂直分量的差值与溧阳M6.0地震的震磁异常
Fig.1 Differences of geomagnetic vertical component between LY and NJ stations and the seismomagnetic anomaly for the Liyang M6.0 earthquake from 1979 to 1986
录。该台网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当台间距为100 km时,每天21时(北京时)两台差值的均方差为0~2.0 nT,当台间距为300 km时,该均方差为0~2.5 nT。
1979年7月9日,在该地磁台网中发生了溧阳M6.0地震。该台网的观测结果表明,离震中最近的溧阳台(离震中20 km)于震前出现了垂直分量的异常变化。从图1可见,溧阳台与南京台的垂直分量差值从1979年6月中旬开始下降,出现负异常,于6月底下降到最低点,变化幅度为-8 nT; 然后回升,出现正异常,于7月6日达到最大,其幅度约为10 nT,随后在差值恢复到初始值后发震。然而,其他台站与南京台的垂直分量差值在溧阳地震前后没有异常变化。贺楚儒等(1983)应用压磁模式解释了溧阳地震之前出现的上述地磁垂直分量的正异常与负异常。
云南省地震局于1980年在滇西地区布设的地磁测网,共有50个测点,相邻测点的间距为10~40 km。对磁测资料的误差分析得出,其均方差约为2.5 nT。
1982年7月3日,在滇西地区磁测网中发生了剑川M5.3地震。分析地磁总强度的差值变化,结果显示,离震中40 km之内的测点于震前出现地磁异常变化,而离震中50 km之外的测点则无异常变化。离震中最近的剑川、民间哨、玉华等测点(离震中约10 km)的异常变化最大,其变化幅度约为9 nT。在发现上述地磁异常变化之后,曾于1981年12月云南省地震局的震情会商会与1982年4月云南省地震局原综合大队震情会商会上,先后提出过地震预报意见,认为剑川等地区是地震危险区(云南省地震局前兆室流磁组,1984)。
1987年8月2日发生了江西寻乌M5.6地震。福建省地震局在江西地区布设了磁测网,开展了地磁总强度测量工作。图2为该震中附近的地磁测点分布与1977—1989年各测点地磁总强度差值ΔF的变化。从图2可见,离该震中最近的测点11(距震中10 km)ΔF的变化最大,为 13 nT。1985年发现了该地磁变化异常后,作出了地震预报(郑阿栗等,1994)。
山西省地震局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山西地区布设了磁测网,开展了地磁总强度测量工作。1989年10月18日发生了山西大同—阳高M6.1地震。山西测网的磁测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发生前的地磁变化异常持续时间为近6 个月,离震中的地磁异常范围为约100 km,最大的地磁变化异常为-12 nT。山西省地震局于1989年7月分析得到地磁变化异常后,曾作过地震预报(Zhan et al,1999)。
表3为震磁前兆与地震之间的统计相关性,其中对比组A为我国22个震例的资料所得到的结果,相关性统计检验表明,在显著水平a=1%时,相关系数r>r0(统计检验值),说明这些拟合关系式是有意义的,因此,震磁前兆与地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3中的B组是力武常次由日本4个震例所得到的结果。比较A、B两组结果,它们有着一定的共性,即地震震级越大,相应的地磁前兆异常的时间T、展布的空间范围d与地磁变化异常幅度f都有增大的趋势。然而,这2组中相应的系数不同,说明存在一定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一方面可能反映参与统计的样本数多少的差别,另一方面由于这2组的统计样本分别来自中国与日本不同地区的地震。研究表明,震磁前兆信息与地质构造、地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震源机制、孕震过程等复杂因素有关(陈运泰,2009)。因此,要获得震磁前兆与地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实践中,还应当积累更多的资料,做更深入的研究。
1979年11月3日11时,在牡丹江地区进行了一次TNT当量为1 020 t的工程爆破。为了观测震磁效应,辽宁省地震局在爆破区附近布设了10多个测点,相邻测点的间距约1 km,于10月28日至11月6日进行了地磁总强度的观测工作。磁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与这次工程爆破有关的地磁效应为2.2 ~5.9 nT(赵世华,1984)。
1983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其当量相当于4.7级地震)。为研究这次地下核爆的磁效应,在该现场布设了17个测点与4个临时台(与爆心的距离在3.8~140 km范围内),相邻测点的间距为3~20 km,离爆点最近的测点为3.8 km,最远的测点为140 km。使用质子旋进磁力仪,于9月20日至10月10日开展了地磁总强度的试验观测。在地下核爆前后分别进行了6次与2次磁测,获得了磁测数据,其磁测精度为1.0 nT。地磁临时台以5 min、10 s采样进行连续记录,其地磁数据的精度为0.3 nT。 磁测与临时台记录的大量地磁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离爆点3.8~140 km的15个测点上呈现与爆点距明显相关的爆炸前后地磁总强度差值的异常变化,平均幅度为 ~1.0 n T,最大幅度为1.9 nT。每10 s采样间隔的地磁数据差值显示,核爆炸时刻存在2~3 nT的地磁变化异常(Zhan,1989)。
1983年于密云水库周围布设了11个测点(相邻测点的间距为 2~8 km)与离该水库约10 km的1个地磁临时台(与通化台站作为对比),1993—1998年每年开展一次磁测,2002年9月又开展了一次磁测,测量地磁总强度F。地磁仪器的分辨率为 0.1 nT,磁测精度为0.5 nT。1993—2002年的7次磁测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地磁资料。在此期间,密云水库的水位变化为15.54 m,水容量变化为19.42×108 m3。Gu等(2006c)对磁测资料与水库蓄水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该水库的水位及水容量变化与相应地磁变化之间的关系因子分别为-(0.063 ± 0.008)nT/m与-(0.052±0.007)×10-8 nT/m3。同时,结合该水库地区的航磁资料与地下岩石磁性的分析表明,这种负关系因子是压磁效应在密云水库地区的反映,从而为压磁理论提供了大尺度的野外实验证据。
图3a显示在怀来的土木—石河地区布设的由横跨紫荆关活动断裂的9条测线、528个测点与5个临时台组成的地磁观测网。相邻测线之间的距离为10~130 m,每条测线上相邻测点之间的间距为4 m。地磁临时台SE、SW、NE与NW分别位于该断裂的东西侧,与该断裂相距100~500 m。临时台CO为磁测数据的通化对比台。地磁测量台与临时台的仪器的分辨率为 0.1 nT,磁测精度为0.5 nT,临时台连续记录的地磁精度为0.3 nT。因此,这次地磁测量与临时台连续记录,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地磁数据。
图3b为紫荆关活动断裂周围的磁场分布。从图3b可见,在该断裂的东西两侧,地磁场均为负值,呈现低值,其西侧在-250 nT之下,而东侧在-100 nT以下; 而在该断裂走向及其邻近地区,磁场均为正值,呈现高值(50 nT以上)。由此可见,磁场分布与紫荆关活动断裂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各临时台的地磁总强度日变化的高低点出现时间都相当一致,但地磁总强度的日变幅度存在0.5~0.7 nT的差异性。各临时台地磁数据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紫荆关活动断裂东西两侧的地磁频谱相当一致,其差异很小(Gu et al,2006c)。
图3 横跨紫荆关活动断裂的地磁测线与临时台的位置(a)及其周围的磁场分布(b)
Fig.3 Locations of geomagnetic stations and profiles across the Zijinguan active fault(a)and distribution of magnetic field around the Zijinguan active fault(b)
图4a为横跨紫荆关活动断裂、相距1.3 km的2个测点 A与B的位置示意图。图4b为1987-1996年测点A与B的地磁总强度数据的同步差值ΔF,ΔF变化为 Δf=2.4 nT。通常相距仅1.3 km的2个测点的地磁变化是相当一致的。因此,Δf =2.4 nT是与紫荆关活动断裂密切相关的,这是紫荆关活动断裂的动态构造磁效应。而综观图3b的地磁分布,紫荆关活动断裂的静态构造磁效应,估计为-100 nT。
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是八宝山活动断裂、夏垫活动断裂、紫荆关活动断裂。历史上几次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些活动断裂及其附近:1679年M8.0大地震发生在夏垫活动断裂,1720
图4 横跨紫荆关活动断裂两个测点 A与B的位置示意(a)及其在1987—1996年地磁总强度同步差值 ΔF(b)
Fig.4 Locations of two sites A and B across the Zijinguan active fault(a)and synchronous difference ΔF of geomagnetic total intensity between sites A and B during 1987 and 1996(b)
年M6.8地震发生在紫荆关活动断裂,1730年M6.5地震发生在八宝山活动断裂。表4为八宝山活动断裂、夏垫活动断裂、紫荆关活动断裂的静态构造磁效应ΔF、动态构造磁效应Δf与未来潜在地震的震级M(Gu et al,2006c)
活动断裂名称 ΔF/nT Δf/nT M八宝山 ~200 3.2 6.0夏垫 ~20 4.0 8.0紫荆关 ~100 2.4 6.75
上述与构造磁学密切相关的几个大尺度野外实验观测及其研究结果,对震磁观测与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水库的蓄水缓慢变化所引起的地下应力变化,与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应力的缓慢变化过程相似。因而,水库构造磁实验是震磁效应的良好模拟。而地下核试验相当于人工地震,故其磁效应是震磁效应的直接模拟。
1966年河北邢台M7.2地震发生之后,我国开始了震磁观测研究与地震预测探索。震磁观测与研究得到如下成果:1976年唐山M7.8 大地震发生在渤海地区上地幔高导层局部隆起的北侧边沿,同时含有比较丰富的震磁信息。而我国M5.4~7.8地震的震磁信息与震中距、异常幅度和异常时间都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对探索地震预测是很重要的、很有意义的。
地下核试验相当于人工地震。水库蓄水缓慢变化所引起的地下应力变化,与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应力的缓慢变化过程相似,故水库构造磁实验与地下核试验的磁效应是震磁效应的良好模拟。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及其附近,对活动断裂的动、静构造磁效应进行观测和研究具有直接的地震监测意义。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5.7地震发生之后,在地震活动区与构造活动带开展了地磁三分量的测量工作(Gu et al,2006a,b; 顾左文等,2006; 袁洁浩等,2015),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三分量磁测资料。地磁三分量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圈磁异常与相应的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顾春雷等,2010,2012; 闫素萍等,2010; 陈斌等,2011)。根据岩石圈磁异常与相应区域地震活动性相关性(倪喆等,2014a,b,c)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并制定了岩石圈磁异常监测预报地震的实施方案。自2009年起,根据该实施方案,分析与研讨了区域岩石圈磁异常及其地震监测预报意见,分别参加了中国地震局召开的全国地震监测预报会商会与区域地震监测预报会商会,报告了依据区域岩石圈磁异常提出的区域地震监测预测意见。2009—2016年的实际情况显示,区域岩石圈磁异常变化含有一定的震磁前兆信息,对区域地震的监测预报展示了它的效能(Chen et al,2016)。因此,今后要加强岩石圈磁异常的震磁前兆信息观测与研究,积极与诸如地震、形变、重力、地电、地下水等其它前兆手段相配合,不断推进区域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