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453,41601567)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魏本勇(1982-),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响应与灾后恢复研究.E-mail:bywei1982@ies.ac.cn.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2.宝鸡文理学院 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1.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9,China)(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earthquake disaster;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Guanzhong region
DOI: 10.20015/j.cnki.ISSN1000-0666.2024.0059
地震是世界上破坏性最强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震灾害及其带来的次生灾害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大。历史上,中国地震灾害发生十分频繁,地震震级较高、破坏性较强,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5月31日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主要针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六大类灾害开展全面调查(周励,2021)。其中,深入研究历史地震灾害发生情况,了解区域地震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是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的重要一环。
史料、地方志和汇编资料等是研究历史地震的时空分布与影响范围最基本的参考资料。围绕地震灾害时空特征,目前已有许多研究。1956年中科院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将历史时期地震按年代、地点、出处等汇编至一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1956)。1986年,我国第一部有关天灾人祸的大型汇编资料《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出版,收集统计了先秦到清代2000多年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祸乱(陈高佣,1986)。1989年,陕西省地震局编纂了《陕西省志·地震志》,收集汇编自公元前1180—1986年的陕西辖区内地震,将其按公元年发生顺序进行排列(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9)。
以往历史地震研究也是依据汇编资料中所提供震级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王理等(2003)收集了全国从公元前221年至1998年共5 649条地震信息,编制了中国历史地震灾害图谱,得出中国历史强震有3个带状分布中心、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强东弱的结果。郑通彦等(2021)分析了1990—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损失的时空特征。也有学者对国内不同地区进行千年以上长时间尺度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周长山等,2009; 江宜,殷娜,2021; 万红莲等,2016; 裴惠娟等,2015)。从灾害研究的角度出发,地震灾害致灾因子的时空格局研究已基本形成体系(史培军,1996,2002),但针对局部区域的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还比较少见。
关中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区,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活断层发育,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均为陕西省之首,陕西省9次6级以上地震有8次都发生在这里。秦小光(1997)对关中地区第二活动期地震活跃段中1481—1720年地震的时间序列规律进行了研究; 仇立慧(2007)研究了关中地区地震灾害与旱灾间关系,对两千多年的历史地震灾害频次进行了统计,但未对关中地区地震的时间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明清时期正处于关中地区地震活动期,地震发生次数频繁,影响深远,且地方志、史料中关于地震灾害的记载较为详细丰富,可为我们了解历史时期地震灾害时空变化特征提供充足的资料基础。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综合考虑地震灾害影响及灾情记录的丰富程度,本文选取明清时期的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以汇编资料中的震级为基础,通过指标统计、滑动平均及语义差异分析等方法,着重对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地震灾害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进行研究。
关中地区位于北山和秦岭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 km,海拔约320~800 m,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地区是在断陷基础上,由黄土沉积及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地质构造上属渭河新生代断陷盆地,东部与山西盆地、灵宝盆地和三门峡盆地共同组成汾渭地堑系(周阳等,2020)。关中地区不仅地震频发且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如明代华县发生的8级大地震,不仅对陕西省造成了重大冲击,其地震波甚至影响到了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至福建、两广等地(原延红,冯希杰,2010)。自公元1000年以来,关中地区地震大致可分为三个活动期,第一活动期为1069—1368年(共299年),其中平静段是1069—1169年(100年),活动段为1170—1368年(198年); 第二活动期是1369—1730年(361年),平静段为1369—1453年(84年),活动段是1454—1730年(276年); 第三活动期为1731至今,其中平静段为1731—1814年(83年),活动段为1815年至今(谢振乾等,2010)。
由于清代关中地区行政区划仍沿用明代区划范围,基本未做更改,故本文选用清末关中地区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地震空间数据信息参照《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清卷)(周振鹤,2013)、《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1982)的内容,并借助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CHGIS)中的内容,统计得出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所属行政区为3府2州,下辖41县,如图1所示。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地震资料主要来源于《陕西省志·地震志》(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9),书中收集了自公元前1189年至公元1986年底陕西省地震活动及发展,并对地震震级及烈度进行了计算与转换。此书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县级,记录翔实、准确度高,本文共从中获取关中地区地震灾害数据132条,为主要数据来源。本文又从《中国地震目录》(顾功叙,1983)、《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谢毓寿,1985)及《中国灾害通史》(明清卷)(邱云飞,2005)中查漏补缺,分别获得地震灾害数据5条、3条和1条。《中国地震目录》主要由强震记录、分省地震记录组成,搜集了公元前1831年至公元1969年震级在4级及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并记录了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及破坏程度等信息。《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是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1956)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删,是远古(公元前约23世纪)至1980年地震历史资料总集,不仅收集地震详细信息,也对地震前兆现象进行搜集记录,对地震成因和预报也有探索。
空间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清卷)(周振鹤,2013)。《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共十三卷,对中国从先秦至民国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过程进行断代的具体考证,并从政治地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变迁的基本特点以及影响其变迁的因素。
首先整理从汇编性史料中收集的地震灾害数据,依据史料记载统计关中地区历史地震记录中的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震级、烈度及地震灾害影响程度,建立明清地震灾害数据库,即1368—1922年关中地区发生的大小地震141次,期间有100年发生过地震。数据库中的震级依据现代标准(GB/T 17742,2020)进行对照后可划分为以下几类:31/2≤M≤41/2为有感地震,发生119次; 41/2<M<6为中强震,发生17次; 6≤M<7为强震,发生3次; 7≤M<8大地震发生1次; M≥8巨震发生1次。在总的141次地震中,有明确月份(已转化为阳历月)记载的地震有128次,记载季节的共有13条数据。
对141条原始地震灾害影响进行分级,分为轻灾、中灾和重灾三级(表1)。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①仅有震级和烈度记载,无详细文字说明或震级在5级以下的为轻灾:仅记录地震灾害的发生,未记录房屋损毁或人员伤亡情况。如1541年华县北为震中发生的烈度Ⅴ、震级41/2的地震,灾情记录为“……华州、同州地震,有声如雷”。②震级在5级以下但有详细文字记录,存在房屋、城墙等建筑物倒塌及少量人员受伤的地震灾害情况按中灾处理。如1599年蓝田发生的4级地震,灾情描述为“万历二十七年七月蓝田地震,大雨昼夜十日,土窑皆陷”。③震级在6级以上或文字记录中有大量人口伤亡、建筑物倒塌等地震灾害视为重灾。如1555年麟游发生的43/4级地震,虽震级在6级以下,但灾情记录中有人员伤亡:“……地震如雷,压死人畜最众”,故划分为重灾; 再如1487年震中临潼发生烈度为Ⅷ级、震级为61/4级地震,划分为重灾。6级以上的地震灾害,均有大量建筑物倒塌及人员伤亡的记录,划分为重灾。
经上述处理后,可得等级为1的轻灾记录共124条,等级为2的中灾记录11条,等级为3的重灾记录6条。由于目前并无关于地震灾情的语义差异研究,故参考饥荒等借助过语义差异的研究成果(文彦君等,2022),按一定的比重系数加权来构建以年代际为分辨率的地震灾害影响指数:
EFI= W1Fg1+W2Fg2+W3Fg3(1)
式中:EFI为地震灾害影响指数; W1、W2、W3为加权系数,分别赋值0.1、0.3、0.6; Fg1、Fg2、Fg3分别为地震影响等级1、等级2、等级3的频次。通过地震灾害影响指数,可更加直观地看出某次地震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本文绘制了明清关中地区逐年地震震级、地震频次时间序列曲线图(图2),再以10年为间隔,通过Origin等软件对明清关中地区震级次数和频率、地震灾害影响分级次数与地震灾害影响指数序列绘制为年代际地震时序图(图3)。《陕西省志·地震志》中关于地震具体发生时间进行了公历年月的转换,且大部分数据均有详细年月记录,141条地震数据中仅有14条未记录月份和季节,因此可直接绘制地震频次及震级的月份图; 除4条数据明确记载了地震发生季节外,其余数据则按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的现代月份季节来统计,共得到数据127条。依据以上数据,可绘制出地震频次季节占比图(图4)和地震频次月份图(图5)。通过以上方法,得到了时间演变特征。
参考地震频次31年滑动均值曲线与545年均值曲线的相对关系,将整个明清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图2)。
第一阶段:1368—1473年(106年)为区域地震相对平静期。这一阶段内31年滑动均值数据一直低于总均值,仅有1377年和1391年各有1次41/2级地震发生,其余104年均无地震发生,地震频次及强度为最低。
第二阶段:1474—1676年(203年)为地震相对活跃期。除1623—1633年(11年)地震频次31年滑动均值低于总均值占第二阶段5%外,其余192年滑动均值皆高于总均值。第二阶段共发生106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92次,中强震为12次、强震有2次、大地震1次、8级以上巨震1次。这一时期地震频发且强度大,也带来较多的次生灾害,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惨重。
第三阶段:1677—1855年(168年),区域地震较为活跃。这一时期地震频次相对较少,强度较为统一。1704年、1679年及1789年发生3次中强震外,其余16次地震均为有感地震,地震强度及影响均较低。
第四阶段:1856—1912年(68年)为区域地震相对平静期。共发生15次地震,除1880年发生1次5级中强震导致有人员受伤外,其余15次均为有感地震。这一阶段地震发震频次低,震级强度也较低,地震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关中地区地震发生最频繁年份为1501年(第二阶段),共发生9次地震,是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地震群。其中,1501年1月在朝邑发生1次7级强震,波及陕西、河南、山西及甘肃四省十余县。此次地震仅对朝邑县就造成“损坏官民庐舍共5 485间,压死大小男女170名口,压伤94名口,压死头畜391头只”的严重后果。而关中地区历史地震中震级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556年华县81/4级强震。此次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Ⅺ度,受灾严重地区面积高达28万km2。以华县为中心向外扩散至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区,地震波冲击了大半个中国,地震有感范围甚至远达福建、两广等地。华县大地震总死亡人数约83万人,为世界震灾之首(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9)。
本文通过对比统计地震震级、发生频率及地震灾害影响分析明清关中地区地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将明清时期除1368—1369年和1910—1912年两个时段外其余时间,均以10年间隔进行划分(如1340年代即为1340—1349年),共得到56个时段(图3)。其中1500年代、1480年代两个时段地震频次相对最高,分别为19次及10次。这两个时段轻灾次数较多,且均有中灾和重灾的发生,故1500年代地震影响指数最高,达到2.6。而1550年代虽地震频次相对较少为7次,但有2次中灾及1次重灾,故1550年代影响指数和1480年代一样均为1.6。1510年代和1880年代两个时段地震频次相对较高,均为9次,但1880年代有中灾发生,灾害影响指数为1.1,高于1510年代的影响指数0.9。1480年代、1500年代、1510年代和1880年代时段地震频率远超均值1.78%,分别达到7.09%、13.48%、6.38%和6.38%,为明清关中地区地震频率较高的4个时段。
1560年代和1700年代时段地震发生频次相对较少,分别为6次和4次,发震频率仅略高于均值,地震影响指数却较高,分别为1.2和1.4。1560年代中灾发生频次最多,共有3次中灾; 与年代际震级图(图3a)相对比,1700年代时段内地震频次较少,仅发生4次地震。2次轻灾震级均为31/2级的有感地震,2次重灾震级分别为泾阳的43/4级地震和陇县的6级地震。泾阳和陇县地震尽管震级相差较大,但造成的影响均较为恶劣,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1700年代地震影响指数较高。
本文对地震发生的季节和月份进行统计并绘制明清关中地区地震频次季节图和震级月份图(图4)。从地震频次季节图(图4a)中可看出,夏季是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占比28%; 其次是春季,占比26%; 秋季和冬季发震频率相同,均为23%。震级月份图(图4b)中可知,7月为关中地区地震频发月,地震发生次数达16次。31/2级和41/2级地震多发于5月,41/2~6级地震多发于7月,6~7级地震多于10、11月发生,7级以上地震爆发于1月。整体来看,每个季节地震灾害发生频次相差不大,地震等级有所区别。
地震灾害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主要通过ArcGIS及Matlab中的Image函数进行分析。利用ArcGIS对关中地区不同阶段地震震级空间分布进行展示(图5、图6),分析明清关中地区地震频次及震级空间分布的特征; 借助MatLab中的Image函数将关中地区3府2州的地震频次及年份进行处理,得到明清关中地区地震二维栅格时空序列图(图7)。
图5 明清关中地区地震空间分布图
Fig.5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s in Guanzhong region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按各县明清时期共发生过地震频次作为底色,再将各县所发生过的地震震级占比以饼图样式呈现,制出明清关中地区地震空间分布图(图5),从图中可看出,华县1556年发生过明清时期关中地区震级最高的81/4级地震,还发生过其他4种震级地震,分别为31/2级、4级、41/2级和51/2级地震。朝邑县发生过最高7级地震和31/2级、41/2级有感地震。长安县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震级种类最多,包括6种不同震级,其中最高为63/4级,最低为31/2 级。三原县、醴泉县、兴平县、鄠县、咸宁县、耀州、淳化县、长武县和三水县在明清时期未有发震记录。
从明清关中地区震级图来看,地震发生频繁、震级较高区域主要为西安府的中部、同州的南部、凤翔府的北部和乾州的北部; 邠州未有历史地震记录,或与邠州无断裂带有关; 整个关中地区中东部为历史地震主要分布区域。震级图中中小地震发生频次最多。其中,31/2级地震分布最为广泛且数量最多,有22个县都曾发生过; 其次为41/2级地震,共有14个县曾发生。6级、61/2级、63/4级、7级和8级地震,均只在1个县发生过1次。大震发生频率低,但所带来的破坏较大且空间影响范围广,多波及其他府县甚至外省; 小震发震次数虽频繁,但空间影响范围小,大多只对本县有轻微影响。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地域和时间差异,且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其中,1368—1473年(106年)这一时期,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仅长安县发生过2次41/2级地震,其他县区无历史地震记录。地震震中位于关中地区中部。
1474—1676年(203年)为地震相对活跃期,这一时期地震发生极为频繁,且除6级地震外其他11个震级均在不同县区有所记载。地震多发于关中地区的中东部,如1556年华县的81/4级地震和1501年朝邑7级地震均发生于这一时期。华县和朝邑均位于华山山前断裂带,而该断裂带是渭河盆地东南缘的重要边界活动断裂带(马冀等,2019)。另外,由于长安县位于骊山北麓断裂带,该断裂带在这一时期较为活跃,故长安县发震较为频繁且部分地震破坏力较大(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9)。
1677—1844年(168年)为地震活跃度减弱期,震级最高为1704年发生于陇县的6级地震。陇县6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这一时期,除陇县6级地震位于关中地区西北角外,其余地震多发于关中地区中部,主要集中于西安府长安县附近。
1845—1912年(68年)期间地震发生较少,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最高震级为永寿县的5级地震,此外也有31/2级、4级和41/2级地震发生。这一时期地震震中分布较为广泛,除邠州外其余州府均有震中分布。
综上,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经历了地震活动相对平静-地震活动相对活跃-地震活动较为平静的变化。震中位置先由中部往东部扩散,随即向西部延伸,最终形成东西皆有分布的空间格局。
而从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地震时空演变图(图7)可知,1475—1715年为关中地区历史地震高发时期。这一时期地震频次多、强度大,且影响广泛,尤以西安府、同州府和凤翔府为甚。如同州府在1501年发生7级地震,余震连连,还波及相邻州府; 1556年又发生81/4级大地震,最终导致83万人死亡。西安府于1568年发生当地63/4级地震,造成部分村镇房屋倒塌,有人员死亡。1704年凤翔府发生6级地震,致使当地相公山发生倒塌,压死不少百姓,未记载具体伤亡人数。
秦小光(1997)研究表明,汾渭地震带大致存在三个活动期。第二活动期为1369—1730年共361年,其中相对平静期共84年为1369—1453年,相对活动期为1454—1730年共276年。关中地区历史地震特征明显表现为东强西弱,与本研究的发现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关中地区历史地震频发于NE向地震带中的韩城—长安地震带。西安府位于关中地区中心,临潼—长安断裂、灞河断裂及渭河断裂西安府东部灞桥一带及临潼北部交汇,在西安东部形成三角构造; 其北部草滩一带有NW向灞河断裂和近东西向的渭河断裂交汇(杨建军,2006)。
1550年代关中地区发生了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为华县的81/4级地震,但该年代际地震影响指数为1.9,低于1480年代的地震影响指数2,这是由于1480年代中共发生了8次轻灾和2次重灾,而1550年代发生了4次轻灾、1次中灾和2次重灾。在1480年代发生的2次重灾中,震级分别为41/2级和61/4级,1550年代发生的2次重灾中,震级分别为43/4级和81/4级。整个明清时期共有8次地震灾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表2),按照语义差异法将其划为重灾,致使部分年代际地震影响指数较高。这其中有3次地震震级低于5级。按现代地震标准划分,这3次地震震级十分接近有感地震,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灾害影响与损失,产生了“小震大灾”现象。如1704年8月13即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在泾阳发生了一次43/4级的地震。此次地震烈度最高为Ⅵ度,现代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20)中对Ⅵ度地震描述为“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然而此次地震最终造成了“压毙人畜无数”的惨剧,其原因可能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百姓房屋建筑材质多为土结构(李儒威,2020)以及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等因素有关。
另两次“小震大灾”的地震分别是1484年陇县41/2级地震和1555年麟游43/4级地震。《明实录》(黄彰健,2016)中有记载,1484年陇县41/2级地震发生时,“……凤翔、平凉等府地震,有声如雷。百姓流移,父子离散,积尸暴野”,而此时陕西地区正是“连年亢旱,仓廪空虚,人民饥馑……”。连年亢旱又恰逢地震发生,两种灾害影响叠加最终导致了“积尸暴野”的悲剧。1555年麟游43/4级地震也造成了“压死人畜最众”的结果。可能由于当时正处于气候变化剧烈的小冰期,同年旱涝灾害(陕西省气象局气象台,1976)均有发生,且社会较为动荡不安。正是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才导致这两次小震大灾的产生。结合地震活跃期发现,3次“小震”均发生于关中地区地震活跃时期。地震频繁发生可能导致人们警惕性下降,危机意识减弱,从而加剧了“小震大灾”现象的发生。
表2 明清关中地区地震灾害重灾详表
Tab.2 Details of the severe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Guanzhong region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因而,从上面3次地震可以看出,“小震大灾”现象不仅可能受地震本身的影响,更可能与叠加了其他灾害影响、社会生产力和心理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社会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时代,小震大灾的现象更易发生,且影响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因此,在现代防震减灾政策制定中,不应只关注地震本身的影响,更应关注地震与其他灾害的叠加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制定更有针对性和长远性的地震防范与应对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地震震级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各类汇编性地震资料是依据当时的历史文献整理获得,受技术发展和科学认识的影响,其震级记录与现代认识可能存有偏差,如《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认定华县1556年的地震震级为81/4级,《中国地震目录》中认定此次地震震级为8级,而近年有研究则认为华县地震震级可能被高估了(Feng et al,2020)。但这不影响对当地总体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了综合考虑地震灾害影响及灾情记录的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陕西省志·地震志》《中国地震目录》等汇编性史料,提取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地震的频次、位置、震级和地震灾害影响与灾情等资料,统计明清时期1368—1912年共545年历史地震灾害信息、地震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明清关中地区历史地震有着显著的阶段性、年代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368—1473年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1474—1676年地震相对活跃期,1677—1844年地震活跃度减弱期,1845—1912年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以10年为间隔进行年代际划分,1500年和1480年是地震频次最高的两个年代。关中地区历史地震多发于夏季,秋冬季发震次数较少。
(2)关中地区历史地震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中东部,多分布于活跃的华山山前断裂带和骊山北麓断裂带上。区域历史地震震中随时间变化逐渐由中部向东部扩散,后又向西部延伸,地震频次及强度也随之减弱。华县与朝邑爆发了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最大的两次地震,震级分别达81/4级和7级; 长安县地震发生频次最多。受多灾叠加、社会动荡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小震大灾”情景偶有发生,这也可为现代防震减灾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关中地区历史地震高发期(1475—1715年)处于汾渭地震带第二活动期中,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强西弱。西安府历史地震频发主要受临潼—长安断裂、灞河断裂及渭河断裂等影响。正史、地方志等史料是研究历史地震的基础数据资料,然而由于灾害记录难免会受到人为和社会动荡等因素影响,因而可能会有遗漏,但这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区域历史地震的总体时空演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