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砖石古塔试验模型及测点布置
中江南塔位于四川省中江县铜鱼山的山顶,是典型的山地场地楼阁式砖石古塔。中江南塔平面形式为正八边形,共9层,坐南朝北,塔高30.2 m,塔基为金刚底座,塔基以上逐层收分,各层塔檐外挑,并设有心室。受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的影响,塔身受损严重(袁建力,2018)。
本次试验研究的设备主要包括小型振动台和加速度传感器。振动台为北京波谱公司研发的型号为WS-Z30-50小型振动台,包括控制仪、传感器、功率放大器、激振器、振动台面等,振动台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见刘晓莉(2014)的研究结果。
试验的首要工作是设计试验模型的相似比。相似比一般包括几何相似比、弹性模量相似比、密度相似比及加速度相似比等。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几何、材料及弹性模量相似比来确定其他物理量相似比(周颖,吕西林,2016)。根据振动台台面几何尺寸及台面负载确定试验模型高度为90 cm,再依据中江南塔原型结构塔高确定几何相似比St为1/33.5。
试验材料的选用是决定能否达到预期的关键。利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表征砌体材料强度,由相似比关系可知,试验砌体材料的黏结力应很小(刘晓莉,2014)。课题组最初选择石膏、烧结黏土砖及黏土与砂土混合烧结的砖块作为砌块,但是试验时无法使其发生与实际震害相似的破坏。其主要原因为模型材料的强度过大,无法满足相似比要求,致使模型在振动过程中难以破坏。而且对于同种材料,在一定范围内构件尺寸减小会导致材料强度增加,如果采用与原结构强度相近的材料,试验模型将更难破坏。因此在缩尺比较小的条件下,本文选用强度较低的替代材料,以期模型的破坏特征与实际震害相似。经多次尝试确定砌块的材料采用纯黏土,砂浆由滑石粉、腻子粉、水按照10:10:9的比例制作而成。课题组对试验所用砖块材性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依据材性试验和胡跃祥(2012)实测结果可确定弹性模量相似比为1/26。试验塔体材料密度测量值为2.4 g/cm3,中江南塔塔身材料密度测量值为1.8 g/cm3,由此确定密度相似比为1.33。基于上述3类物理量的相似比确定加速度相似比为0.965,进一步可获得其他物理量相似比,见表2。依据几何相似比和原型结构墙厚确定试验模型墙厚度见表3。
表1 黏土砌体砖和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数据
Tab.1 Test data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lay masonry bricks and mortar
表2 试验模型各物理量的相似比
Tab.2 Similarity ratio of various physical quantities of the test model
表3 试验模型墙体厚度
Tab.3 Wall thickness of the test model
依据传统砖石古塔砌筑工艺,制作2个一致的中江南塔试验模型分别代表位于山顶和山底的古塔,如图1a所示。为了获得古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变形特征,将加速度计布设在楼板位置处。受限于模型洞口尺寸,无法将加速度传感器置入楼板形心处。考虑到楼板水平向平面内刚度较大,因此将加速度计设置于楼板侧面。为了确定试验模型的加载方向,建立了中江南塔数值结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的自振频率,得出的EW方向前3阶自振频率分别为1.52、5.98、12.39 Hz,NS方向前3阶自振频率分别为1.52、5.93、12.25 Hz。结果表明,模型结构2个水平方向的自振特征极为接近,因此选择在结构EW方向进行加载,如图1a所示。由于原型结构的八、九层无楼板,所以将七、八、九层视为同一层,共布设7个加速度计于结构上,另外1个加速度计布置在振动台面上,如图1b所示。[KH*1D][XC姜治军2A.TIF; %100%108] [XC姜治军2B.TIF; %100%108]
图1 中江南塔试验模型(a)及加速度传感器布设方式(b)
Fig.1 Test model of the Zhongjiang South Pogado(a)and its acceleration sensor deployment(b)
1.2 试验工况
本文旨在研究山体地形对砖石古塔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因此输入地震动应来自山地场地强震动台站。为了能与自由地表结构地震反应进行比较,还需要临近山体的自然地表台站记录。通过筛选,选取了汶川MS8.0地震发生时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西山公园内的地形台阵加速度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该地形台阵包含8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台站,其位置基本沿山脊分布(图2),其中S1和S6分别为山底和山顶的基岩台站。选取同一次地震发生时S1和S6两个台站的记录作为试验研究的基底输入,可以排除由输入地震动场地条件差异引起的结构反应差别,便于通过比较获得地形效应对古塔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S1和S6台站基本信息见表4。
表4 采用台站的基本信息(据杨宇等,2011)
Tab.4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tations used in this study(according to Yang et al,2011)
图2 自贡地形台阵地形剖面示意(据杨宇等,2011)
Fig.2 Schematic profile of station arrangement (according to Yang et al,2011)
由于本文研究的振动台为水平向单向输入,选用了2个台站EW向分量为输入地震动,其加速度时程及其反应谱如图3所示。由图3及表4可知,2条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介于0.2~0.7 s,S6与S1两台站EW向分量的PGA比值为1.768。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古塔的损伤演化过程,需开展不同强度的基底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
图3 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a)及其反应谱(b)
Fig.3 The time history of acceleration(a) and the response spectrum(b)
本次试验采用的基底输入为一组汶川地震的真实记录,需要通过调幅得到不同强度的输入地震动。张江伟等(2017)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边坡数值模型,定义了山顶与山底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的比值为放大系数,研究输入地震动峰值对放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峰值为100和200 Gal时的放大系数仅相差约9%,因此本文试验暂不考虑输入地震动幅值对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影响。保持S6、S1台站记录之间的幅值比不变,对其进行调幅,以获得11个幅值的水平向输入地震动。具体为使S1台站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20、30、40、50、100、200、300、350、400和450 Gal,分别将S1和S6台站的调幅地震动输入山底古塔和山顶古塔作为地震激励,形成了本试验的11个工况,具体加载制度见表5。
表5 加载制度
Tab.5 The test program
1.3 试验模型动力特性
模型动力特性是分析结构地震反应特征的基础。为了获得试验模型动力特性,在各工况之间利用振动台为结构输入白噪声,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模态振型(表6、图4)。同时给出了对中江南塔现场动测得出的自振频率(胡跃祥,2012)。
由图4和表6可知,山底与山顶古塔的前三阶自振频率接近,前三阶振型曲线几乎重合,即两塔的动力特性极为一致,因此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别可归因于输入地震动的差别。考虑到山顶与山底记录来自同一地震的基岩场地,因此地震动的差别主要源于地形效应。值得注意的是,2座试验模型的自振频率经相似比转化后与原型结构的自振频率十分接近,尤其是基本频率与原结构相差仅为3.88%。
表6 山底和山顶古塔的自振频率
Tab.6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of the pagodas at the bottom and on top of the mountain
图4 山底和山顶古塔的前三阶振型曲线
Fig.4 The first three frequencies of the pagodas at the bottom and on top of the 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