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10年度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项目(2010020104)资助.
(1.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呼和浩特 010010; 2.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乌加河地震台,内蒙古 临河 015000)
(1.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uhhot 010010,Inner Mongolia,China)(2.Wujiahe Seismic Station,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Linhe 015000,Inner Mongolia,China)
MS5.9 earthquake; b-value; velocity ratio(VP/VS); seismic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 Inner Mongolia
备注
基金项目:2010年度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项目(2010020104)资助.
2003年8月16日,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生MS5.9地震。以本次地震为研究对象,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从地震活动性和震害分布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b值、波速比(VP/VS)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在震前的变化,探讨了地震前震源区地下介质体的演变过程,并对此次地震的孕震过程做出了初步推断。本次地震前波速比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规律对该区域未来中强地震预测有一定借鉴意义。
On August 16,2003,an MS5.9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bordering area of Balinzuoqi and Alukeerqinqi,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We analyze the seismic activ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on the basis of the seismological settings in the earthquake area.By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of b-value,velocity ratio(VP/VS)and correlation length before the earthquake event,we discuss the evolvement of underground media in the hypocentral area before earthquake event and preliminarily deduce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of the earthquake.The variation regularity of these three indexes can serve for forecasting the future medium-and strong-earthquakes in this region.
引言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与邻近的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形成一个近似矩形的发震区域。历史地震资料(陈立强,张跃刚,2006)显示,从公元849年至2003年,该区域未有MS5.0以上地震发生,因此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的MS5.9地震的发生,打破了该区域一千多年来MS5.0以上中强地震平静。研究该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以及测震学指标,探讨该区域的地震活动规律及孕震机理,可为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地震形势分析提供一定的震例依据。
1 本次地震的概况
1.1 震中区域地震地质背景2003年8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43.9°N,119.7°E)发生MS5.9地震(以下简称巴—阿5.9级地震)。地震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南部东坡边缘与松辽盆地过渡地带,该地区主体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北北东和近东西向为主,北西向较弱。东西向断裂主要展布在松辽盆地及其边缘,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线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隆起带。同时,该地区位于纵贯我国南北的北东向重力异常梯度带上。区域地质资料(陈立强,张跃刚,2006)显示,震中区分布着一条约 25 km长的断层,该断层性质不明,可能为本次5.9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高孟谭和许力生(2005)通过反演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害分布特征。地震发生在一个近东西走向的南倾的断层上,断层运动的正断层分量和左旋走滑分量基本相当。
近30年来本次地震周边区域没有发生过强震,但是中小地震较为活跃(陈立强,张跃刚,2006)。1971~1988年,在本次震中区域方圆大约65 km范围内,共发生5次MS3.5以上地震,而且本次地震正好位于这5次地震的围空地带(表1、图1),从震级分布图可以看出,本次5.9级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图2)。
表1 巴—阿5.9级地震震中周边地区MS3.5以上地震基本参数
Tab.1 Parameters of the MS≥3.5 earthquakes around the epicenter of MS5.9 Balinzuoqi-Alukeerqinqi earthquake图1 巴—阿5.9级地震及周边区域MS≥3.5地震分布图
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MS5.9 Balinzuoqi-Alukeerqinqi earthquake and the neighboring MS≥3.5 earthquakes图2 巴—阿5.9级地震序列
Fig.2 Earthquake sequence of the MS5.9 Balinzuoqi-Alukeerqinqi earthquake1.2 震害特征据现场实地考察及调查资料(高孟谭,许力生,2005),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为44°03'N,119°42'E,震中区烈度为Ⅷ度,等震线呈东西向椭圆形分布(图3)。
本次地震的极震区位于巴林左旗白音沟乡水泉沟村、孤山子村和阿鲁科尔沁旗西山湾村一线,呈近东西向分布,长约30 km,均位于微观震中的北侧。极震区内大部分土木结构房屋倒塌,很多砖木结构房屋的承重系统破坏。现场工作队在辐射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极震区的边界进行了逐村校核。Ⅶ度区北至太平庄,南至古北口村。位于Ⅶ度区与Ⅵ度区分界线上的古北口村,破坏也很严重。
图3 巴—阿5.9级地震等震线分布(陈立强,张跃刚,2006)
Fig.3 Isoseismal distribution of the MS5.9 Balinzuoqi-Alukeerqinqi earthquake(Chen,Zhang,2006)2 利用b值对震源区应力环境进行分析
把岩石破裂试验中的声发射记录与天然地震过程做比较,可以看到反映大震与小震之间比例关系的b值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以及地下介质体的不均匀性有关(傅征祥,1997)。Mogi(1962)指出不均匀介质与均匀介质的破裂性质有非常大的差异。例如在均匀外应力作用下的不均匀介质,应力将集中在介质中的不规则点上,并在那里发生破裂,这种局部破裂通常不会发展为大破裂,因为它们的扩展受到介质中不同尺度的障碍体的阻挡。所以,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大破裂的概率小,小破裂则较频繁地发生。相反,在均匀介质中,小破裂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可能会发展成大破裂。Mogi(1962)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思想,并得出了b值的区域差异受区域地壳介质不均匀性的差异制约的结论,即某一区域地下介质体的不均匀程度越高,该区域的b值就越高。Scholz(1968)通过不同物理性质岩石样品的围压试验,探讨了b值随应力变化的过程,并发现b值一般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基于这样的实验结果,大地震前震源区及邻近区域b值的降低很可能是应力增加和集中的客观表现。尹祥础等(1987)根据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认为b值反映了介质断裂构造状态(如介质裂纹系的空间分布和断裂韧度、摩擦系数等)。一个地震区的b值较大,表明区内长度大的断裂数目较少,长度小的断裂数目较多。其实,上述3种关于b值的研究结论是互相联系、相互映证的。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水平对b值的影响实质上是由介质断裂构造状态发生变化造成的,同时介质的不均匀性也在时刻变化。
为了确保b值的计算精度,笔者根据序列中日频次的多少选择恰当的时间窗以使在这一时间窗内有一定的地震样本(不少于10个地震),然后以一定的时间单位进行滑动给出b值的时间进程曲线,所选时段为1988年3月至2004年10月。
计算过程中,由于原始数据的突跳过大(图4a),不能很好地判断b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因此笔者对原始数据曲线进行了FFT平滑处理。经过实验,采用窗长为15个地震,滑动步长设定为5个地震。从所选时间段(1988年3月至2004年10月)的b值时序曲线来看(图4b),在本次地震发生前,b值的高值回落幅度最大,降到了历年来的最低值。
根据上述b值与区域应力状态、介质性质和构造断裂状态的关系的研究,可以推断,在大破裂产生之前(即MS5.9地震前),由于应力的作用,震中区域多为长度较短的小破裂,介质整体比较破碎,非均匀性较高,因而b值较高; 随着时间推移,伴随着应力的不断增大,小破裂逐渐串联发展成为长度较大的破裂,介质整体性增强,非均匀性变小,b值随之降低,应力加大到一定程度(即到达临界状态)后产生最终的大破裂(MS5.9地震发生); 震后应力得到释放的同时,大破裂再次分化为许多小破裂,介质体非均匀性增强,b值再次回升。因此,大地震发生前后,b值表现为“下降—回升”的变化(图4)。
因此,通过分析地震前一定时空范围内b值的变化,可以了解震前震中区域由应力变化、地下介质体的不均匀性以及断裂构造状态所决定的地震孕育过程。同时,也能够为下文的波速比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计算的结果分析提供依据。
3 测震学指标分析
3.1 波速比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介质的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出现微破裂、扩容、塑性硬化及相变等。地震波通过震源区时,波速也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可利用波速比值的变化来测定(蔡静观,2000; 蔡静观等,1999; 李永莉等,2008)。
(1)计算方法
根据4个以上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清晰直达波Pg、Sg震相的到时TP、TS,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波速比
VP/VS=1+(n∑ni=1ΔT i2-(∑ni=1ΔTi)2)/(n∑ni=1(ΔTiTpi)-∑ni=1Tpi∑ni=1ΔTi).(1)
式中n为台站个数,ΔTi=Tsi-Tpi。
(2)资料选取
空间范围:巴—阿地震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该地区台站分布密度有限,而且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没有足够的地震事件参与波速比计算,这将大大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因此,我们以震中区为中心,取250 k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图5),这样既保证了足够多的地震样本数目,又使更多的地震台站参与计算,从而提高波速比计算的精度和可信度。
时间范围:依靠波速比时序曲线来判定中强地震前的波速比变化,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准确把握异常信息。根据国内研究者的结论(蔡静观等,2000; 李永莉等,2008),本次波速比研究中选取的时间范围为2001年1月至2009年2月。
地震样本的挑选:选取初动清晰,易于分辨的震相,同时选取距震中相对较近的台站的记录,以减少传播路径上的介质对波速比的影响。
考虑到震中区及周边地区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我们在波速比计算过程中,利用山西省地震局提供的震相数据转换软件,针对每个地震事件,对各个台站记录到的Pg、Sg震相到时进行了和达直线检验,对偏离直线的台站震相到时进行了校对和修正,对偏离较大且无法校正的,在保证满足计算要求的前提下予以删除。在此基础上,共整理出波速比标准误差小于等于0.05、相关系数大于0.96的地震事件161次(包括2003年8月16日阿鲁科尔沁旗MS5.9地震序列和2006年11月3日巴林右旗MS4.3地震序列),这样既保证了足够多的地震样本数目,也提高了数据的精度和可信度。
为了更好地显示波速比随时间的演化趋势,笔者对原始数据曲线采用4点窗长、2点步长进行近均值平滑处理,即平滑前后波速比平均值保持不变。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平均波速比值为1.725,波速比变化范围为1.655~1.82; 平滑处理后的标准差为0.027 45,如图5所示。
图5 研究区域的波速比时序曲线
Fig.5 Time-sequence curve of the velocity ratio(VP/VS)in the research area3.2 相关长度(1)计算原理与方法
相关长度可看作是一定时段中,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地震之间的特征距离或震群尺度。按照地震的自组织临界系统的观点,如果系统接近临界点,那么将出现以幂次律为特征的长程相互作用,这时中等地震的相关长度ξ应增长,可用下式表示(Bruce,Wallace,1989):
ξ(t)~(tf-t)-k.(2)
式中,tf为中强地震的发震时间,即震源系统达到临界点的时间; k为正数,取决于相关长度增长的速率。
相关长度ξ可用单键群分析方法来估算。关于单键群分析的具体方法,Frohlich和Davis(1990)有详细的论述。荣代潞等(2006)通过一些震例对此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韩晓明,荣代潞(2007)也曾用此方法对2004年甘肃临泽震群进行了研究。
为了得到相关长度的时间演化进程,使用滑动时间窗方法,在选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在主震发生前一段时间(一般是数年)的地震序列为基础,以一定数目的地震作为时间窗,用单键群分析方法计算时间窗内的相关长度,然后,以一定的步长移动这个时间窗,就可得到主震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相关长度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关于强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的现象,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Zoller等(2001)用此方法研究了美国加州北纬32°~40°之间1952年以来发生的9次MS≥6.2地震前地震活动相关长度的增长现象。荣代潞等(2006)研究了近17年来甘肃及邻近地区的6次6级左右地震,发现在震前相关长度都存在不同程度增长。
(2)资料选取和计算
时间范围: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本次MS5.9地震前相关长度的变化,选取震前3年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空间范围:依据郭增建等以地震孕育的组合模式提出的有效前兆范围(荣代潞等,2006)
R=100.508M-1.377.(3)
其中R为以震中为中心的半径(单位:km),M为面波震级。此公式是基于震源孕育的组合模式和对观测资料的统计而得出的经验关系,地震实际孕育过程中它的应力积累的范围应当更大,因此由应力积累引起的地壳介质性质的变化范围也更大。基于这种认识并考虑到需要足够多的地震参加计算,可以在(R~2R)的范围内选取地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总结(蔡静观等,1999; Frohlich,Davis,1990; 荣代潞等,2006; 韩晓明,荣代潞,2007),只要有足够多的地震参加计算,空间范围的变化不太大就不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把MS=5.9代入公式(3)可求得R≈42 km,因此可以选取震中区域方圆84 km范围内的地震参与计算。
震级范围:由于巴—阿MS5.9地震震中区及
图6 巴—阿MS5.9地震前相关长度增长变化
Fig.6 Increase of seismic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 before the MS5.9 Balinzuoqi-alukeerqinqi earthquake4 结论与讨论
(1)从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来看,本次巴—阿5.9级地震不是孤立发生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该区域中等地震就时有发生,本次地震就发生在这些地震的围空的中间部位,表明此次地震是该地区地震长期孕育发展的结果。
(2)在本次地震前,震中区域平均波速比变化过程为:下降—低值—回升—发震,这个过程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可以推断震前震源区域地下介质的运动过程为:震前一段时间内,震源区域压力开始增大,岩石由整体变为破碎,波速比开始减小,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增大,波速比持续低值,岩石裂隙逐渐减小,破碎程度减小,整体性增加,波速比开始回升,当压力增加到超越临界值时发震; 本次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也有显著的增长趋势。这种增长变化可能反映了地震前震源区域地下介质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微裂隙的变化过程。这个理论也与上述b值的研究结论相符。
(3)通过对比分析b值、波速比和相关长度在MS5.9地震前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震中区域地下介质变化过程为:在应力作用的初期阶段,岩石中的微裂隙密度增加,但岩石总体并没有发生宏观破坏。随着应力的增大,微裂隙密度增加,但在大的尺度上宏观破坏现象仍不显著。当应力和微裂隙密度增加到某一程度(大于临界值)时,就发生宏观破坏(即地震)。
(4)震前b值、波速比和地震空间相关长度的显著变化与发震区域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的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下介质整体性较好,刚度较强,因此,地震发生前,震中区域地下介质的细微变化(主要表现为介质破碎程度增加)会直接影响波速比和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对于同一区域,由于其固定的地质构造条件,发生在该区域内的地震往往表现为相同的地震类型,而且孕震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本次巴—阿5.9级地震前波速比和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该区域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预判提供参考依据。
- 蔡静观.2000.波速比计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J].地震研究,23(1):51-56.
- 蔡静观,梅世蓉,张喜铃,等.1999.从高波速比试论云南丽江7级地震的孕震模式[J].地震研究,22(2):122-129.
- 陈立强,张跃刚.2006.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及其前兆异常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4(1):43-46.
- 傅征祥.1997.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性力学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 高孟潭,许力生.2005.2003年8月内蒙古MS5.9级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震学报,27(2):205-212.
- 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1997.测震学分析预报方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
- 韩晓明,荣代潞.2007.2004年6月甘肃临泽震群前的地震学参数变化研究[J].高原地震,18(3):1-7.
- 李永莉,毛慧玲,赵小艳,等.2008.云南地区数字地震波波速比的区域特征[J].地震研究,31(3):203-208.
- 荣代潞,李亚荣,韩晓明.2006.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理论在研究山丹—民乐6.1级地震地震学前兆特征中的应用[J].地震学报,28(4):438-447.
- 尹祥础,李世愚,李红,等.1987,从断裂力学观上探讨b值的物理实质[J].地震学报,9(4):364-374.
- 赵根模.1981.我国板内大地震之间的一种联系—诱发作用[J].地震研究,4(3):253-265.
- Bruce A,Wallace D.1989.Critical point phenomena:universal physics at large length scales.in the New Physics[M].Cambridge Univ.Press,New York,236-267.
- Frohlich C,Davis D.1990.Single-link cluster analysis as a method to evalu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perties of earthquake catalogues[J].Geophys J Int,100:19-32.
- Mogi K.1962.Study of thd elastic shocks caused by thd fracture of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and its relation to earthquake phenomena[J].Bull.Earthquakes Res.Inst.Univ.of Tokyo,40:125-173.
- Scholz C H.1968.The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 of microfracturing in rock and its relation to earthquakes[J].BSSA,58:399-415.
- Zoller G,Hainzl S,Kurths J.2001.Observation of growing correlation length as an indicator for critical point behavior prior to large earthquakes[J].JGR,106(2):216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