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宁洱6.4级地震现场综合考察和研究”(200808061)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20110803《地震紧急处置关键技术及在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联合资助.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
Myanmar M7.2 earthquake; strong motion recording; duration of ground motion; trigger mode; responding rang
备注
基金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宁洱6.4级地震现场综合考察和研究”(200808061)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20110803《地震紧急处置关键技术及在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联合资助.
简要介绍了2011年3月24日缅甸勐帕亚M7.2地震发生后,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55个台站接收到的强震动记录及其初步处理结果,并对地震动衰减关系拟合、频谱随震中距的震域变化及地震动持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由云南地区强震动记录资料拟合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相对于大陆区域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与此次强震动记录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地震动加速度卓越频率依Ⅰ、Ⅱ、Ⅲ类场地及楼房结构而依次变低,且随着震中距加大,强震动记录主频值呈变小趋势。场地类别对地震动水平分量持时的影响比竖向分量更明显一些。最后对仪器触发范围、方式、响应半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We introduce the seismic parameters of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Mongpayak M7.2 earthquake on Mar. 24 in Myanmar recorded by 55 stations in Yunnan Strong Motion Network(YSMN)and their data processing results. Then we analyze the fitting attenuation curve,frequency attenuation with the epicenter distance and duration of ground mo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 of ground motion fitted by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in Yunnan is more correlative with the Myanmar M7.2 earthquake than that in China. The predominant frequency of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different site class I,II,III,different building structures,and the increasing of epicenter distance in turn.The effect of site class on the du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n horizontal component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vertical component. Finally we discuss the trigger range,trigger mode and responding range of monitor in YSMN.
引言
2011年3月24日21时55分12秒,缅甸勐帕亚地区发生M7.2地震,震中位置(20.7°N,99.85°E),震源深度20 km。震中距离我国边境约86 km,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勐腊县和景洪市的部分地区遭受烈度为Ⅵ度或Ⅵ度的地震破坏,滇南大部分地区有震感。此次地震,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共接收到固定台、烈度台、活断层台、存储台以及流动观测台等55个台站的主震记录。
1 地震构造环境及震源参数
1.1 地震构造环境缅甸M7.2地震,发生在缅甸东北部的巽他板块与西印支板块的交汇部位、实阶断裂带与澜沧江—湄公河缝合线所夹持的块体东侧。其发震构造为北东向展布的勐帕亚—勐仑断裂,该断裂起于缅甸的勐东一带,向东北依次经过勐萨、勐帕亚、勐洋,过万萨后进入我国境内,止于勐仑一带。历史上,勐帕亚断裂曾发生过1969年2月9日勐仑MS5.1地震、1989年9月29日勐东附近的MS6.4地震及10月1日MS6.2地震,1990年1月24和25日勐帕亚西南的两次MS5.3地震,1997年1月25日勐仑北东MS5.1地震,以及2011年勐帕亚M7.2地震(常祖峰等,2011)。
1.2 地震参数云南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分别给出了缅甸M7.2地震的相关参数(表1)。本文采用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正式目录结果。
2 观测台站及获取记录初步处理
2.1 观测仪器设备及台站简况获取此次地震记录的强震仪包括美国kenimetrics公司生产的 ETNA型、K2型和瑞士GeoSig公司生产的GSR-18型数字记录仪; 拾震器为kenimetrics公司的ES-T力平衡加速度计和我国威波瑞公司的SLJ-100型力平衡加速度计。记录器与加速度计主要性能参数见表2(DB/T10-2001; Li,et al,2008)。ETNA和K2型记录器动态范围:>90 dB,频率响应:0~80 Hz。GSR-18 型记录器动态范围:>90 dB,频率响应:0~100 Hz。这两种仪器的分辨率为18位,最大采样率200 Hz。SLJ-100型拾振器测量范围:±2 g,频率响应:DC~100 Hz,动态范围:≥120 dB,横向灵敏度比:<0.1% g/g,零位温度漂移:≤0.5 Gal/°C。ES-T型拾振器测量范围:±2 g 频率响应:DC~200 Hz,动态范围:≥155 dB,横向灵敏度比:<1%,零位温度漂移:<500 μg/°C。
记录到主震的55个强震台站中(图1、表2),有41个固定台、7个烈度速报台、1个活断层台、2个储备结构台,以及盈江MS5.8地震现场3个应急流动观测台(分别布设于盈江县旧城镇派出所、莲花山乡派出所和盈江县地震局)等。台址场地类型根据建台时地质勘探中的土层剪切波速换算得出(GB50011-2010),台址的背景噪声测试结果一般小于0.008 Gal。55个强震台台址中,除勐腊台为基岩,佳华酒店15楼台、31楼台为高层结构外,其余台址均为土层。
图1 缅甸M7.2地震震中及强震动记录台分布示意图
Fig.1 Distribution of epicenter of Myanmar M7.2 earthquake and the recording stations of strong motion3 地震动部分特征分析
3.1 地震动衰减关系拟合崔建文等(2006)、李世成等(2003)、向建光和高东(1992)利用云南地区地震资料,计算过云南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刘小弟等(1991)用澜沧—耿马地震余震的强震动记录拟合了Ⅱ类场地面加度峰值衰减关系:
lgamax=3.1245+0.2693M-1.7399lg(R+15).(1)
王培德等(1991)根据澜沧—耿马强余震、剑川地震和禄劝地震的强地震动观测资料拟合了土层地面的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
lgamax=2.39+0.36M-1.95lg(R+10).(2)
胡聿贤(2006)给出了中国大陆地震动衰减关系:
lgamax=1.71+0.657M-2.18lg(R+30).(3)
本文利用3个衰减关系式,分别对缅甸M7.2地震记录到的加速度峰值随距离的衰减变化进行了拟合分析(图3)。
图3 3个衰减关系式与缅甸M7.2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的相关性对比
Fig.3 Coherence comparison between 3 attenuation relations and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Myanmar M7.2 earthquake3.2 频谱分析选取不同震中距、不同场地类型台站的强震动记录,进行傅立叶谱分析(表3、图4、图5)。尽管震中距在200 km以上的台站记录均丢头(表2),但这种丢头的记录中均包含此次地震在该处产生的最大地面加速度。对于任何一条实际地震波,每一频率均可对应相应谐波振幅,其中振幅
表3 不同震中距、不同场地台址的几个台站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及其主频
Tab.3 EPA and their predominance frequency recorded by several strong motion stations with different epicentral distances and fields图4 勐龙台M7.2强震动记录傅立叶谱及功率谱
Fig.4 Fourier spectrum and power spectrum of the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Myanmar M7.2 earthquake recorded by Menglong Station最大处的频率即为卓越频率。从表3中可以看出,Ⅰ类场地记录的地震动加速度卓越频率最高,Ⅱ类场地的次之,Ⅲ类场地和楼房上的地震动加速度卓越频率最低。
图5是根据表2列出强震动台的M7.2强震动记录,拟合三分向加速度卓越频率随距离的衰减变化。显然,对于这样的中远场地表加速度,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频率值随距离的加大迅速衰减; 而竖向峰值加速度的频率值则随距离加大损失不大。也就是说,在远场地震动加速度经衰减后以长周期成份为主。随着台站的震中距加大,强震动记录主频值总体上呈变小趋势。
3.3 地震动持时统计分析通常在相同条件下的地震动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某些方面特性有较大差别,如表2所示,本次
图5 缅甸M7.2地震加速度峰值的
频率随距离的衰减
Fig.5 The attenuation on the frequency of PGA of Myanmar M7.2 earthquake with distance当震中距在100~150 km之间时(表5),Ⅰ类场地台站记录的3个分量平均持时基本一致; Ⅱ类场地台站记录的纵向水平分量平均持时最大,横向水平分量平均持时最小; Ⅲ类场地台站记录的纵向水平分量平均持时最大,竖向分量平均持时最小。
当震中距在150~250 km之间时(表6),Ⅰ、Ⅱ类场地台站记录的3个分量平均持时基本一致; Ⅲ类场地台站的记录横向水平分量平均持时最大,纵向分量平均持时最小; 未知场地类型无可比性。
当震中距大于250 km时(表7),Ⅱ类场地台站的记录纵向分量平均持时最小,其余两分量相似; Ⅲ类场地台站的记录横向水平分量平均持时最小,其余两分量相似; 未知场地类型无可比性。
表5 震中距在100~150 km的台站记录的地震动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持续时间均值与均方差
Tab.5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dura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in ground motion recorded by stations with the distance from 100 km to 150 km3.4 主震前小震记录分析根据六顺、永平、正兴、德化4个强震台的记录(表8),在主震前约28 s,发生过1次小震。根据记录的初步推算,震中在景洪西南约70 km处。因震级小,云南测震台网速报目录中没有该小震目录。在地震预警技术大力推进的现今,此小震的强震动记录现象值得研究或引起关注。
表6 震中距在150~250 km的台站记录的地震动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持续时间均值与均方差
Tab.6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dura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in ground motion recorded by stations with the distance from 150 km to 250 km表7 震中距大于250 km的台站记录的地震动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持续时间均值与均方差
Tab.7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dura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of ground motion recorded bystations with the distance more than 250 km表8 六顺、永平、正兴、德化台记录的主震前小震加速度峰值
Tab.8 The PGA of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the main shock of Myanmar M7.2 earthquake recorded by Liushun,Yongping,Zhengxing and Dehua Stations4.1 强震台的地震响应半径中国地震局强震台网中心对目前我国大陆投入运行的强震台在地震时的响应半径,即强震记录仪的最小触发范围有明确要求,该触发范围由汪素云等(2000)提出的方法及公式确定,并将该范围内的强震仪是否触发记录作为台站正常运行的考虑指标。如表1所列,若按中国地震台网所测定的震源参数,计算出的响应触发半径约为500 km(震级取ML7.2)。就此次地震而言,云南强震台网台站触发的情况是:该半径以内触发了42个台站,半径以外触发了13个台站; 紧邻缅甸的西双版纳州的16强震台全部触发获取记录; 普洱地区全部19个台中,有17个台站被触发并记录。获取记录最远的是丽江强震台,震中距约687 km。但是,在计算的触发范围内,有部分强震台却没触发。就昆明盆地的强震台而言,此次地震有 7个烈度速报台、2个结构台触发并获取记录,这些台站的震中距在550~565 km之间,且都分布在盆地松散堆积厚度较大的地带。在震中距大于495 km的全部16个记录台中,Ⅲ类场地台址的台站有10个、高层楼房的结构台2个,共占75%。其余台站的台址为Ⅱ类场地。这些表明,在同一触发阈值的前提下,决定强震台记录仪在地震时是否触发记录,除震源距外,台址的场地条件(局部地形、土层结构),仪器布设位置,仪器的性能,拾震器台基的施工质量及拾震器的安装等,都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类似的强震台触发记录现象,在2011年11月1日新疆伊犁6.0级、2011年1月12日南黄海5.0级、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5.3级、2012年2月16日的广东东源4.8级等地震事件中,均普遍存在。因此,考评办法中的应触发范围,可以认为是检验强震台站运行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的最低要求。若在计算的触发范围内台站对多次地震无响应,则应对台站进行彻底检查。
4.2 强震台记录器的触发方式2011年缅甸7.2级地震中,各记录台站的强震仪均采用阈值触发。在实际设置中,为减少因环境干扰而产生的误触发及其连带问题,往往将触发阈值设置相对高一些。这在背景干扰相对大的地方,更是如此。事实上,近场小震或远场强震动的地震动记录在地震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因此,数字强震仪的触发设置,应尽可能采用STA与LTA(短时平均与长时平均)的比值触发或差值触发的方式(周雍年,2011)。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误触发次数,更能提高记录器的触发灵敏度,获取更广域的强震动记录。
2011年缅甸M7.2地震,云南强震台网在较广地域内共有55台站获取了163条强震动记录,特别是西双版纳地区全部、普洱地区绝大部分台站都获取到记录。这是自“十五”云南强震动台网运行以来记录国外强震最多的一次,且记录的获取、传输,均实现了准实时自动化过程。因此,此次地震也是对建成运行后云南强震动台网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而其中的一些经验也会对今后的强震台站建设及其运维有指导或借鉴作用。
- 常祖峰,安晓文,陈刚,等.2011.2011年3月24日缅甸孟帕亚M7.2地震地震构造浅析[J].国际地震动态,(4):52-56.
- 崔建文,李世成,高东,等.2006.云南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J].地震研究,29(4):386-391.
- 胡聿贤.1988.地震工程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
- 胡聿贤.2006.地震工程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
- 李世成,崔建文,韩新民.2003.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J].中国地震,19(3):287-294.
- 刘小弟,王亚勇,高东,等.1991.近场地面运动特征研究[A]//云南澜沧—耿马震害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
- 汪素云,俞言祥,高阿甲,等.2000.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J].中国地震,16(2):99-103.
- 王培德,王鸣,周家玉,等.1991.澜沧—耿马地震强余震近场地面运动特征[A]//云南澜沧—耿马震害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 向建光,高东.1992.云南地区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J].中国地震,3(8):14-20.
- 谢礼立,于双久.1982.强震观测与分析原理[M].北京:地震出版社.
- 周雍年.2011.强震动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
- Boore D M,Bommer J J.2005.Processing of strong-motion accelerograms:needs,options and consequences[J].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25(2):93-115.
- Boore D M,Stephens C D,Joyner W B.2002.Comments on baseline correction of digitalstrongmotion data:Examples from the 1999 Hector Mine,California,earthquake[J].BSSA,92(4):1 543-1 560.
- DB/T10-2001,数字强震动加速仪[S].
-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 Li XiaoJun,Zhou ZhengHua,Huang M,et al.2008.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trong-Motion Recordings from the Magnitude 8.0 Wenchuan,China,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J].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79(6):844-854.
- 常祖峰,安晓文,陈刚,等.2011.2011年3月24日缅甸孟帕亚M7.2地震地震构造浅析[J].国际地震动态,(4):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