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文短水准监测区主要断裂分成祁连带西段(图1中榆木山断裂及以西的6场地)、祁连带中东段(榆木山断裂以东至祁连山断裂带东端13场地)、海原断裂(5场地)、六盘山断裂(8场地)、西秦岭构造区北部(即西秦岭北缘断裂6场地)、西秦岭构造区西部(岷县—宕昌断裂4场地与礼县—罗家堡断裂1场地)、西秦岭构造区东部(成县盆地北缘断裂及其附近5场地),计算所得灰色关联度分别为祁连带西段0.58~0.71、祁连带中东段0.65~0.77、海原断裂0.58~0.69、六盘山断裂0.66~0.74、西秦岭构造北部0.74~0.82、西秦岭构造西部0.58~0.74、西秦岭构造东部0.64~0.75,各断裂段场地间最大差异0.16、平均0.11。所得正逆断垂向活动综合指标时序变化见图2(各断裂观测初期资料不稳定、起始时间也不完全一致,对测区以外1990年共和7级地震无显著反映。为方便对比,图2截取1989年以后变化曲线来统一展示)。
地质信息上(邓起东等,2002),各断裂构造存在不同程度关联,尤其是祁连山—海原—六盘山断裂,垂向方向以逆断为主,但西秦岭构造东
图1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外围构造断裂与所选跨断层场地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tectonic faults and the selected cross-fault sites in and around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block
部成县盆地北缘断裂未查到确定性特征描述、六盘山断裂历史上均有正断与逆断形迹。图2中逆断特性相对明显、稳定的有海原断裂、祁连带中东段、西秦岭构造尤其北部与东部,总体上曲线下降即逆断为主,仅在部分时段转平甚至出现正断性的上升(持续时间比逆断下降的时间明显要短); 祁连带西段2002年以前基本显示先逆断下降数年、之后短期(仅一、两期观测)反向正断突跳、再恢复下降的趋势特征,逆断下降的时间更长,2002年以后才出现正断上升为主的趋势变化; 六盘山断裂逆断特性不突出。地质特征是长期、概括性的,跨断层观测仅数十年、测线短,反映与地震孕育—发生—调整、场地环境等多因素有关的微动态变化,从图2所示7条断裂段整体变化来看,逆断特性还是较正断特性略微明显,与地质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1)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发生在祁连带东端南侧数十千米处、监测区中部,周围断裂多且存在不同程度关联。距祁连山—海原断裂、西秦岭构造北部最近的场地仅100多千米,距其它断裂最近的场地不过二、三百千米。故震前数月至1年多时间内异常相对明显,较近的祁连带中东段、西秦岭构造区北部逆断加速显著,海原断裂反向正断突跳; 稍远的六盘山断裂尖点突跳,西秦岭构造区东部逆断加速相对短暂、祁连带西段反向正断突跳,较海原断裂弱。异常范围虽大,但其程度总体上近强、远弱; 震后基本显示,曾逆断加速的段落下降减缓、反向正断突跳的逐渐恢复逆断。
(2)2000年6月6日景泰5.9级地震发生在构造关联的祁连山—海原—六盘山断裂带的偏中间位置、祁连带中东段与海原断裂交汇区,距西秦岭北缘断裂最近场地不到300 km。震前中短期阶段异常也比较明显,祁连带正断反向尤其中东段、海原断裂逆断加速—转折,西秦岭构造北—西部尤其是北部出现过逆断加速,近强远弱的大体趋势。
但与永登5.8级地震前不同的是,1999年前后直至景泰5.9级震后的2001年,即昆仑山口西(距跨断层场地最近700多千米、最远约1 500 km)8.1级大震前,图2中短水准监测区过半断裂段出现明显趋势转向、且多维持数年(正断转折为主,如祁连带两段尤其中东段,其上升趋势持续到2002年,海原断裂持续到2003年,西秦岭构造西部由正断上升转为弱逆断、西秦岭构造北部正断转向持续到2002年),即玉门5.9级或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反映大范围区域、一定程度上相似或者说相对一致的变化,鉴于测点分布于青藏块体东北部的主要构造断裂,不排除挤压减弱可能,即与其边缘8.1级大震孕育—发生的一定程度关联。图2显示该次大震对祁连带尤其西段调整影响(祁连带西段2002年前每次正断突跳上升后总会逐渐恢复逆断下降,2002年至今总体上却呈正断上升趋势; 祁连带中东段1999年正断转折后也维持了较长时间),玉门5.9级地震前1月内祁连带
西段正断突跳、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1年祁连带中东段出现正断突跳尖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调整影响对这两次地震发生有利(1999年及以后站点较密集的大空间尺度GPS速度场结果显示,1999~2001年祁连带中—西段存在能量积累背景; 2001~2004年反映与图2一致的大震调整影响,可能促使潜在危险区失稳,张希等(2010))。
(3)2004~2005年前后,图2中短水准监测区7条断裂段中有6条明显趋势转向,6条趋势转向段落中又有5条反映与地质背景、长期形变趋势方向一致、不同程度的逆断特性(祁连带两段、海原与六盘山断裂、西秦岭构造北部逆断下降,只有西秦岭构造西部正断上升),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正断转折的特性相反,且持续数年至2008年5月8日汶川8级地震前(发震构造为测
图2 青藏块体东北缘主要构造断裂及分段断层形变垂向综合指标时序变化
Fig.2 Time-variation of vertical synthetic norm for fault deformation of main faults and their segments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block
区以南的龙门山断裂,震中距离本文的短水准监测区最近场地200多千米、最远约1 200 km)。若对空间尺度更大的GPS水平运动资料计算断裂两侧各延伸100 km范围内相对运动,结果显示2004~2007年相对2001~2004年祁连带(2001~2004年祁连带西段挤压分量为0.3 mm/a、中东段为1.9 mm/a,2004~2007年分别增为2.5 mm/a、2.3 mm/a)与西秦岭构造北—西部(2001~2004年北部挤压分量为0.3 mm/a、西部0.6 mm/a,2004~2007年分别增为0.8 mm/a、2.8 mm/a))挤压增速,海原断裂西段也由2001~2004年的弱拉张转为弱挤压。综合来看,可能反映短水准监测区在外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内部玉门5.9级与民乐—山丹6.1级地震后经一段时间调整,构造应力场恢复—增强趋势; 结合2004年前后地球自转转折即减速变化(陈学忠等,2013),对测区外围、与其相邻且同受印度板块NE向推挤动力影响的巴颜喀拉地块汶川大震及随后的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发生有利(7、8级大震的孕震应力场范围相对较大)。汶川震前数月祁连带西段、海原断裂、西秦岭构造北部出现新的正断突跳或逆断加速; 本测区内跨断层形变反映的汶川同震影响在西秦岭构造东部相对显著。
(4)汶川震后至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震前(汶川以西600多千米玉树断裂),综合指标曲线多继续汶川震前趋势特征,只有西秦岭构造西部、祁连带中东段明显改变,震前异常不很显著。玉树震后1年多,震区NEE方向的西秦岭构造西—北部在延续汶川震后趋势的基础上逆断加速、六盘山断裂明显正断加速,基本与其长期趋势方向一致,不排除玉树震后影响(促进断层活动的影响可能为主),对2013年7月该区内岷县漳县6.6级强震的发生有利。
(5)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距本测区最近场地近400 km)、7月岷县漳县6.6级(位于测区内西秦岭构造区西部)震前中短期阶段,图2中过半断裂(祁连带西段、六盘山断裂、西秦岭构造区北—西部)出现新的显著加速或转折变化,与构造背景一致的逆断下降为主(对GPS水平运动资料计算断裂两侧各延伸100 km范围内相对运动,2011~2013年相对2009~2011年祁连带、六盘山断裂、西秦岭构造西部挤压增速,分别由1.0 mm/a、0.9 mm/a、1.2 mm/a增为2.3 mm/a、1.5 mm/a、2.6 mm/a)。其中,测区东部西秦岭构造北—西部至六盘山断裂异常显著且最集中,可能反映6.6级震前异常; 震前数天至4个月(即2013年3~7月,2013年7月观测于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完成,尤其西秦岭构造区实施于震前数天; 震后数天震区附近若干场地复测,本文将其值与11月观测值平均,以反映震后变化),震区及附近的西秦岭构造西部明显加速、北部加速—转折形成尖点,六盘山断裂也出现转折(发震的西秦岭构造区变幅较大,震后呈转折恢复迹象),更有短期意义。测区西端的祁连带西段则是另一个异常较明显、但尚未发震的构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