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决定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旨在摸清全国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总体组,2020)。此次普查中地震部门主要承担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估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工作,其中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估是在承灾体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数据库,按照承灾体震后可能造成的损坏程度,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评估承灾体单体和区域隐患等级,目标是全面掌握地震灾害隐患底数、构建风险防治支撑体系,同时为地震灾害风险区划以及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等提供技术支撑。
地震灾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最严重的灾种之一,统计表明,地震灾害中约95%的人员伤亡由建筑物破坏和倒塌造成(孙柏涛,张桂欣,2017),而我国村镇居民的住宅安全度较差,安全隐患问题亟待解决(李元齐等,2011)。地震灾害风险是指地震作用所引起的建筑物损坏或生命损失等危害后果发生的可能性(Reiter,1990),针对风险的量化评价是开展灾害风险防治的重要依据(向喜琼,黄润秋,2000)。不同学者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方法开展了大量地震灾害风险研究工作(徐伟等,2004; 王慧彦等,2021; 张桂欣等,2017,2018; 张桂欣,2020; 陈洪富等,2011),这些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建筑物易损性或历史震害数据建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从而给出不同区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部分评估模型未能考虑建筑物抗震设防、场地条件、病害等隐患因子。也有学者基于抽样调查数据定性分析了不同结构建筑物存在的隐患并提出防治建议(明小娜等,2022; 方振东等,2009; 候卫等,2011; 陈辉等,2016; 王琛等,2021),但这些研究一般是从建筑物抗震设计角度着手,缺少基于高精度调查数据,针对建筑物单体开展的考虑多因子影响的地震灾害隐患定量评估研究。
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一省一县”第一批试点,在陕西省神木市开展建筑物地震灾害隐患等级评估,对全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全面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影响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各个因子,依据相关规范从单体和区域两个层面分类探讨神木市建筑物地震灾害隐患现状,并给出了地震灾害隐患防治建议,可为神木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长远规划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