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的文章

1 云南地震预警站网监测效能评估
朱杰,钟玉盛 2025年03期 [422-431][摘要](42)[pdf 4052KB](59)
2 华南地区震群活动的中短期时空特征研究
黎明晓,余怀忠,薛艳,闫伟,姜祥华 2025年02期 [289-299][摘要](377)[pdf 1606KB](411)
3 华北地区地震风险概率预测及预报效能检验
李冬梅1,郑建常1,苑争一2 2025年02期 [281-288][摘要](410)[pdf 1461KB](346)
4 地震发生率指数对川滇地区强震的预报效能研究
姜祥华1,刘 杰1,孟令媛1,韩颜颜1,陈佳维2 2025年02期 [253-263][摘要](379)[pdf 4914KB](621)
5 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在CSEP计划中的应用和预测效能检验
于晨1,韩盈1,张永仙2,张小涛1,余怀忠1 2025年02期 [199-209][摘要](447)[pdf 986KB](339)
6 CSEP 2.0阶段工作研究进展及中国测试区设计与模型试验
张盛峰1,2,张永仙1,李莎3 2025年02期 [188-197][摘要](350)[pdf 3567KB](413)
7 考虑地形效应的随机有限断层法地震动模拟研究
贾晓辉1,曹秀玲1,王晓山2 2024年04期 [619-626][摘要](711)[pdf 3381KB](774)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变化预测研究
苏闻浩,刘启方 2024年02期 [280-289][摘要](237)[pdf 1348KB](603)
9 耦合震级、震源深度和滑动角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估计
刘 哲1,2,任鲁川3 2024年02期 [233-244][摘要](225)[pdf 3060KB](756)
10 基于Molchan图表法的流体监测井水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
鲁明贵1,谷洪彪1,2,巩浩波3,张文旭1,迟宝明1 2024年02期 [200-211][摘要](265)[pdf 3005KB](627)
11 井水位气压效率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以云南高大井为例
刘 伟1,史浙明1,吕少杰1,齐之钰1,杨培杰2 2024年02期 [191-199][摘要](199)[pdf 1060KB](577)
12 电机设备三维隔震试验研究
聂桂波,徐卫丹,马加路,王志詠,石宇杰 2024年01期 [156-162][摘要](86)[pdf 1907KB](338)
13 基于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法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案优选
吴平川1,2,杨 壮1,齐 虎3,袁世茂1 2024年01期 [146-155][摘要](128)[pdf 5921KB](487)
14 输电线路抗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
张俊杰,刘如山,吴 萌,洪一翔 2024年01期 [10-17][摘要](73)[pdf 521KB](334)
15 北京及周边地区跨断层形变站网评估
刘 琦1,李腊月2,胡乐银3 2023年04期 [491-502][摘要](306)[pdf 5407KB](511)
16 单管通信塔脉冲型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
李 波1,李晓飞1,王志江2 2023年02期 [291-299][摘要](248)[pdf 2301KB](491)
17 芦山两次强震序列活动特征及余震预测效能对比分析
毕金孟1,2,宋 程1,马 永1 2023年02期 [204-215][摘要](170)[pdf 1727KB](673)
18 跨断层扰动协调比异常提取方法与效能评估及其在云南地区的应用
洪 敏,张 勇,王伶俐,付 虹,李利波,刘自凤 2023年01期 [99-106][摘要](221)[pdf 1860KB](610)
19 1989年大同—阳高震群的库仑应力相互作用研究
王霞1,宋美琴1,郭文峰1,陈慧1,方强2 2022年04期 [560-569][摘要](236)[pdf 4036KB](511)
20 交通网络震后整体功能失效评估方法
宣功奉,林均岐,刘金龙 2022年03期 [362-369][摘要](432)[pdf 677KB](1039)
21 辽宁盘一井氢气浓度异常特征及预报效能分析
王喜龙1,杨梦尧2,郭红霞1,刘建光1 2022年02期 [275-283][摘要](244)[pdf 1228KB](722)
22 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石 岩,张智超,李 军,王文仙,王 瑞 2022年01期 [8-16][摘要](549)[pdf 1300KB](2480)
23 基于IDA方法的加固震损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路沙沙1,徐 红1,张亚楠1,谢雨航2,刘少栋1 2021年04期 [673-681][摘要](530)[pdf 5169KB](1366)
24 考虑SSI效应的层间隔震结构在三维地震下的响应研究
赵 洁1,刘德稳1,姚顺忠1,刘 阳2,招继炳1,周旺旺1,肖 帅1,武倩倩1,万 锋1,李天明1 2021年04期 [665-672][摘要](349)[pdf 5939KB](1336)
25 利用混合概率预测模型分析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马 永,毕金孟,宋 程,尚先旗 2021年04期 [572-582][摘要](261)[pdf 10703KB](1486)
26 洱源温泉水氡预测效能检验及其水化学特征
钟 骏1,王 博1,2,晏 锐1,李 庆3 2021年04期 [564-571][摘要](528)[pdf 1604KB](1573)
27 基于ADC方法的云南地震现场指挥部视频会议集成系统应用效能评估
邓树荣,余庆坤,张方浩,和仕芳,杜浩国,张原硕 2021年02期 [292-300][摘要](320)[pdf 997KB](909)
28 考虑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实际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李瑞东1,宋廷苏1,2,王林建1,2 2021年01期 [113-120][摘要](624)[pdf 2473KB](2174)
29 青藏高原南缘绝对重力测站的非构造重力效应特征*
朱传东,刘金钊,占 伟,陈兆辉,李经纬 2020年04期 [651-657][摘要](701)[pdf 960KB](2201)
30 珊瑚岛礁海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张 巍,孙 锐,袁晓铭 2020年03期 [576-581][摘要](236)[pdf 1062KB](463)
31 山东省不同场地PGA放大影响研究*
闫静茹,张郁山,郝明辉 2020年03期 [569-575][摘要](295)[pdf 1778KB](407)
32 震后生命线系统功能恢复初步研究
钟江荣,张令心 2020年03期 [517-521][摘要](302)[pdf 762KB](465)
33 基于IDA方法的基础隔震结构失效模式研究
金建敏,肖 骥,谭 平,刘彦辉,黄襄云 2020年03期 [463-470][摘要](260)[pdf 1044KB](457)
34 交河故城病害特征及动力测试分析*
李桐林1,石玉成1,刘 琨1,2,卢育霞1,2,王常亚1,缐正英1 2020年03期 [456-462][摘要](297)[pdf 35001KB](381)
35 定点形变破年变异常自动识别应用研究*
苑争一1,闫 伟1,牛安福1,赵 静1,高 歌2 2020年02期 [394-401][摘要](586)[pdf 3764KB](1541)
36 四川盆地内部少震与弱震区MS≥4.5地震预测意义分析*
易桂喜1,周龙泉2,张浪平2,龙 锋1,宫 悦1 2020年02期 [262-269][摘要](490)[pdf 4137KB](1619)
37 2018年云南通海2次5.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及其场地反应分析*
王文才,尹志文,田秀丰,徐 钦,石文兵,江志杰 2019年04期 [635-641][摘要](586)[pdf 2954KB](682)
38 基于强震记录不同波动成份的HVSR谱比结果差异性研究*
张鹤翔1,李红光2 2019年04期 [555-561][摘要](586)[pdf 2777KB](791)
39 利用地脉动HVSR研究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场地效应*
林国良,张 潜,崔建文,赵 昆,杨黎薇 2019年04期 [531-537][摘要](696)[pdf 9251KB](772)
40 基于等效群速度的非平稳地震动拟合方法研究*
马完君1,卢建旗1,唐丽华2,谢志南1 2019年04期 [523-530][摘要](558)[pdf 2627KB](731)
41 地震前兆Oracle LOB数据压缩与交换及其访问效率研究*
王建军1,赵银刚2,刘高川3 2019年03期 [447-453][摘要](473)[pdf 718KB](690)
42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连续观测灵敏台站研究*
马 栋1,马利军2,侯晓真1,屈 曼1,高 晨1 2019年03期 [405-410][摘要](502)[pdf 787KB](669)
43 GPS连续站的环境变化对解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定量研究*
刘辛中1,李拴虎2,宋成科1 2018年03期 [472-479][摘要](618)[pdf 1984KB](707)
44 GPS地形变测量和Kaiser效应法地应力测量在云南昆明—玉溪地区及邻区大震跟踪应用研究*
黄永祥1,李延兴2,黄浩雄3,王伶俐1 2018年03期 [344-353][摘要](598)[pdf 1319KB](786)
45 基于碰撞作用的大跨径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武芳文,孟园英,纪全有,杨源源 2018年02期 [337-341][摘要](361)[pdf 548KB](530)
46 基于合成地震动的2014年鲁甸MS6.5地震场地效应分析*
魏 勇1,崔建文2,王秋良1,沈雨忆1 2018年01期 [32-37][摘要](428)[pdf 847KB](639)
47 基于震源机制的地震区划与地震预测方法讨论*
郭增建,郭安宁 2017年04期 [509-513][摘要](549)[pdf 567KB](882)
48 2016年EMSEV学术研讨会与震磁研究新进展*
袁洁浩,顾左文,陈 斌,王 粲,狄传芝,王振东 2017年03期 [340-344][摘要](330)[pdf 480KB](488)
49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山谷地形效应分析*
赵凤仙1,2,郭明珠1,胡海芹1,3,郭云峰4 2016年04期 [598-604][摘要](587)[pdf 1849KB](769)
50 GRACE揭示的现阶段青藏高原及邻域重力变化趋势*
姜永涛1,王丽美1,高春春1,杨九元2 2016年04期 [574-578][摘要](489)[pdf 1507KB](663)
51 水库气枪震源不同组合激发效率的对比研究*
李孝宾1,叶 泵1,杨 军1,陈 蒙2,3,金明培1,王宝善2 2016年03期 [458-465][摘要](479)[pdf 2555KB](657)
52  核电厂抗震安全评估方法述评
 裴强1,王征1,薛志成2 2016年01期 [143-150][摘要](431)[pdf 730KB](705)
53  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段岩质边坡损伤演化分析
 赵 杰,徐 剑,王桂萱,尹训强 2016年01期 [53-59][摘要](434)[pdf 1459KB](568)
54  深厚软弱场地上城市大跨径桥梁地震安全对策研究
 杨伟林,陶小三,瞿红梅 2016年01期 [46-52][摘要](490)[pdf 902KB](533)
55  强震作用下某水电站高陡边坡的动力响应分析
 夏洪春1,李亚洲2,王忠昶2 2016年01期 [34-39][摘要](458)[pdf 1963KB](591)
56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北京盆地对3~10s地震动的放大效应

付长华,高孟潭,俞言祥 2015年03期 [448-460][摘要](392)[pdf 4733KB](648)
57  芦山7. 0级地震芦山县老城区房屋建筑
震害特征与因素研究

 洪海春,杨伟林,黄伟生,彭小波,李细兵 2014年04期 [634-641][摘要](407)[pdf 1621KB](549)
58  隔震层的滤波效应分析

 张龙飞1,2,陶忠1,潘文1,王广宇3 2014年02期 [298-303][摘要](427)[pdf 1160KB](563)
59  美国的震磁观测与研究
 袁洁浩,顾左文,陈斌,王粲,狄传芝,高金田 2014年01期 [163-169][摘要](373)[pdf 748KB](582)
60 云南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刘丽芳1,李志海2,蒋长胜3 2012年04期 [491-499][摘要](435)[pdf 1415KB](573)
61  三峡水库蓄水后等效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和
胡家坪峡MS4. 1地震的孕震机理

 吴建超,陈蜀俊,蔡永建,李恒,雷东宁,余松,乔岳强,陈子华,刘凡珍
2012年01期 [42-47][摘要](479)[pdf 1011KB](714)
62 新疆乌恰6.8级地震的场地响应分析
张振斌;唐丽华; 2011年02期 [0-][摘要](346)(49)
63 安徽巢湖井数字化水温资料分析
张军;陶月潮;孙盼盼;杨林根; 2011年02期 [0-][摘要](530)(128)
64 前兆场变化在地震空间位置判断上的应用*
廖丽霞,关玉梅,叶晓明 2011年01期 [0-][摘要](431)[pdf 502KB](519)
65 甘肃“十五”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分析及地震前兆监测效能评估*
张 昱1,刘小凤1,邵辉成2,常千军1,康庆强1 2010年04期 [281-287][摘要](438)[pdf 333KB](667)
66 安徽地震前兆台网监测效能综合分析*
李罡风,赵建和,朱生水,张学应 2010年03期 [280-286][摘要](398)[pdf 498KB](517)
67 考虑地震动局部场地效应的大跨度斜拉桥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武芳文1,赵 雷2 2010年01期 [93-98][摘要](414)[pdf 522KB](554)
68 海南地区5口井水位对汶川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频谱分析*
顾申宜,李志雄,张 慧 2010年01期 [35-42][摘要](425)[pdf 768KB](601)